一观点贯穿作文“诣”点
作文教学不应该窄化为课堂作文教学,应该课内外结合,阅读写作结合。“1”是指课堂,“X”是指课外,“X”需要我们去开发各种各样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寄希望于课堂,而忽略了课外。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应该秉承这样的一种 “1+X”的大格局。
六课例窥见指导流程
展开全文
刘老师分享的六个课例,都从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出发(或来自习作,或是学生最匮乏的技能),都提供了最鲜明有力的示范,都进行了有力的指导,都进行了扎实的练习。
1.选材——素材好,文,才好
如何选材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就像刘老师借用的广告语“素材好,文,才好”。
选材,就是“选择什么事情最合适,用什么事情来写最好”。刘老师给学生出示《有你,真好》的作文素材提纲,让学生检查文章中的材料是否符合中心需要。
在对例文(见图)的直观观察中,学生对“选材的标准”有了直观的体会,能自己通过对感性材料的体会反思提炼出来。
接着,刘老师通过重新设计《有你,真好》的作文选材和布置新题目训练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扎实练习牢固掌握“选材标准”。
课上,老师还对素材的来源进行了点拨——要靠对生活的用心感受与观察,要靠阅读中感悟与积累。
2.结构——作文需要有一点“款式”
小标题是文章的骨架,能清晰地交代文章的思路,能鲜明地凸显文采和情思。骨立而形备,小标题是构思的外化,是作文的“关键点”。
小标题能使一篇中考佳作“凤凰涅槃”,由原先的内容思路不甚清晰,一下自变得思路清楚、中心明确。
通过加小标题升格作文的练习,同学们生动领悟到“小标题”对结构、中心的“路标”式的作用。
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练习两组训练,让同学们掌握拟定小标题的方法。
3.语言——让语言亮起来
语言是有温度和力量的,先让学生通过浪漫的感知去触摸语言的温度,在涵咏佳作中感受名作中字词的表现力和冲击力,最后通过练习和锤炼、修改,最终让学生语言“亮起来”。
刘老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美的、富有表现力和冲击力的语言典范。从生活中的夸爱豆、看风景,到名作里的绘“愤怒”、写夕阳,在形象生动、新奇新鲜的语言的感染中,同学们懂得了修辞立其诚,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标。
最后让学生再写《天晚了》,这时,对语言的关注和推敲已经化为学生内心的主动追求。
4.构思——贵在用心、成在用脑、巧在用技
生活中本就是充满无限风光的,写作只是一种提纯和反思。刘老师把学生的一篇普通“随感”升华为佳作的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这个素材加工过程的生动展示。
这篇随笔本身有曲折,也能引发思考,但是因为缺乏加工和深思,沦为普通“流水账”。老师引导学生升格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提炼加工素材,“点石成金”的过程。
这需要把粗糙的概说转为生动的描摹,把刻板的堆砌转为起伏的故事、把浮泛的感觉深化为深刻的思考。
刘老师把100字拆成了六句话,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扩写,还原现场,带学生感受“那个时刻”的生动,再进一步体会主人公情绪的起伏,并以心绪起伏图的直观安排好情节的转折和详略,最后深思其中的人生启示。
5.作文修改——一文三次修改,品相扶摇直上
文章不厌百回改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工序 ,是作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刘老师印发专门的作文纸、教方法、写批语,以多种途径推动学生“改四遍”。
学生习作《捞花瓶》,怎样升华为美文?先审视内容,增加波澜;再推敲语言增加诗韵;后调整结构,段落清晰。
刘老师带着学生完整的经历一篇作文三次改动带来的变化,不是让学生毫无头绪的一次次修改,而有步骤可走,有方法可循。
6.突出中心——让“精神”看得见
学生写作的具体困难到底在哪里?如果能从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困难,搬走他们写作中的绊脚石,这样的写作指导就是富有成效的。而不能坐而论道,空泛地说一些术语理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题目难在过于抽象——精神是什么,用什么来表现?怎样写出来?刘老师先让学生细读题目中的材料感受“精神”,再带着学生审题思考和明确“精神”的内涵,在题目的语境中丰富对“精神”的准确领悟:“一点”就是普通人可以有的,是生活里常见的,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的。马上举出一组例子,激发同学联想。然后点拨写法,即“通过一件事写出”,最后明确关键——写好一件事,体现出“精神”。刘老师的这个引导过程实际是帮助学生搭建了一个“脚手架”,也是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
这时,这个抽象的作文题,转化为如何围绕中心加工素材的专项练习,刘老师以详尽的示范做出了明确的指导。
六个作文课例都专攻一点,集中“爆破”,明确清晰,讲练结合,扎实有效。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启发。
往期回顾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构筑理想课堂·中学语文”课程纪事
◆ 刘恩樵:"构筑理想课堂·中学语文"课程指导 | 2022春季入学课程第十四讲
◆ 刘恩樵老师的课程出作品了 | 网师故事
◆全语文教育:改造我们的语文教学 | 新网师2022年春“构筑理想课堂·中学语文”课程综述
讲师:刘恩樵
整理:于 宁 李沙娜
编辑:张明坤
审核:孙国香 李 勇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发布于 2023-05-25 21:2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