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 环境育人指导思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要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空间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积极与各种材料互动, 合作与交往, 形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 促进社会性发展, 进区卡的引导与指示作用不可忽视。
1
减少幼儿等待现象
《纲要》明确指出, 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 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 提高活动效率”。
我们班每天早餐后会开放一些区域活动, 餐后幼儿陆续持卡入区, 无需等待。先吃完早餐的小朋友就可以先为自己安排活动, 这一做法很受幼儿的欢迎。因为他们想进自己喜欢的区, 必须得快点吃完, 否则, 卡给别人先拿完了,就无法进入该区,只好等下次才能争取那个区的“卡票”了。
因此, 这也能督促小朋友专心进餐, 养成吃饭不拖拉的好习惯, 培养幼儿学会等待与控制,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现在孩子们已经形成凭卡进区的良好习惯, 不会不讲道理乱撞区了。有时很想到某一区域却没拿到卡时,他们还会与同伴商量,请求同伴的支持,学会了交往与谦让。活动起来井然有序,有利于教师的管理与指导。
2
引导幼儿对号入区
开展区域活动, 区卡是一个引导,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区卡入区操作学习。由于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 区卡的设计不仅要求美观鲜艳, 而且要实用好操作, 指示性要强。
一方面, 我们让孩子们动手设计进区卡, 搜集废旧图书的图案让他们装饰粘贴在各色长方形底板上, 上方穿孔串上长彩绳,集中挂在墙面的小钩上, 幼儿活动时直接取卡挂在脖子上, 非常利于区卡的取放和管理;
另一方面, 我们运用物体对应配对方法,将区卡的小图案与区角墙面大图案统一起来,这样, 进区的指向性就非常强了。例如: 娃娃角区的墙饰是娃娃做饭的直观图案,小朋友想进娃娃家活动就必须选出与此图案相同的区卡。由此可见,指向性明确的区卡可以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3
限制幼儿区域人数
每次投放的区卡数, 可以起到合理分配各区人数避免互相干扰的作用。根据区域的空间大小,性质与内容的不同,安排活动的人数往往也不同。
如科学区投放的材料比较丰富时,可以考虑增加人数。建构区进行大型主题构建时,也可以考虑多人参加,但为幼儿创设的“私人区间”或“心情小屋”,则要控制在2~3人即可。如果区域变化了,临时需要增加或减少某区人数时,就直接增减区卡的数量。在取卡处老师要及时调整,每次活动前出示相应数量的区卡。这样,避免了由教师来分配入区人数的“高控行为”,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锻炼了幼儿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逐步从“他律”内化为“自律”。
展开全文
在幼儿全部进区后, 我们会加强观察, 做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 帮助解决遇到的困惑, 化解幼儿间出现的矛盾, 培养幼儿愉快合作与友好相处等, 为每一个幼儿创造发挥潜能, 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4
帮助幼儿学习记录
在区卡的背面, 我们设计了便于更换、记录与统计的表格。每张区卡重叠贴三张表格,展示全班幼儿名单,即在表格里分别印上全班幼儿的标记图,小班是实物图形标记,进入中班则可以使用名字标记。幼儿每进一区,就用笔在自己相应的标记栏添画一个圆点,活动结束时,觉得自己表现不错的, 可以在自己的标记栏添画小红花。这样便于教师进行统计、分析与表扬、指导。
5
利于教师统计反思
《纲要》指出,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 “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于幼儿的学习”。
以此为行动指南,我们每周及时统计一次幼儿的进区情况,包括入区次数与选择区域的情况。及时统计,便于更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偏区选择导致发展的片面性,尤其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实际能力提高的倾向。发现有偏区倾向和进区活动次数少的幼儿,及时进行个别谈话,了解掌握具体原因。
如是材料原因导致该幼儿不感兴趣的,则要想方设法改进学具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如是幼儿自身原因,则耐心启发诱导,督促孩子参加区域活动从而喜欢区域学习,或帮助幼儿转移至其他区域,让幼儿明白进行全面学习的道理,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区域。这一过程,也提高了教师的观察与分析、反思与改进的能力。
6
区卡教育的拓展
我们积极挖掘区卡自身的教育潜能。一个月后, 教师将每周统计的结果, 集中“放大转移”到班上的“红花榜”展示。“红花榜”以大表格的形式,竖格分别是幼儿的名字与图形标记,横格则分别是各区域的图案标记和备注一栏。如在某区已达到4次或以上次数的,就给该幼儿奖励红花一朵。如每个区都评上红花的,表示学习、爱好较为全面。如某区只达到两次或以下的,则需关注、帮助和鼓励。在备注一栏,用文字向家长介绍和说明。
同时,教师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做月小结。每次的展示,孩子们都能以各区都活动到了为自豪。坚持一段时间后,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均衡有效的发展。家长也从中观察了解了孩子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能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园教育达到了同步和统一。
进区卡模版参考
(来源于网络,拓天教育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发布于 2022-08-21 08:13:15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1 02:54:21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1 09:45:03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1 04:13:38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1 03:4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