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身边有人需要帮助,你会毫无保留地伸出援手吗?你知道一个微小的举动,能给陌生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吗?你又是否相信,爱其实是有轮回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部超级感人的泰国公益短片《爱的涟漪》,和孩子一起看完这个故事,相信你们都会收获心中的完美答案!
爱的涟漪
(视频来自网络)
A simple act of caring creats an endless ripple.
有时候简单的关怀之举能激起无尽的涟漪
一张小纸条载着爱和善良穿越时空,成全了两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在喧闹冷酷的世界奏出了最触动心灵的音符。各位家长看完是否也和小编一样,忍不住泪奔呢?小编真诚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有所感悟,在孩子心中洒下爱的种子,让这份“涟漪”荡漾开去~也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亿童父母学院,学习更多的育儿小知识,让育儿更科学。
更
多
精
彩
公众号:
1.在孩子面前“秀恩爱”
展开全文
爱是一种能力,想让孩子懂得爱,我们自己先要学会爱。在正常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孩子的身体里天然住着两股力量,一半来自代表情感的母亲,一半来自代表理性的父亲,孩子靠情感来滋养内在生命,靠理性来探索外部世界。
当父母相爱、家庭和谐时,这两股力量会形成合力,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归属感。在这种和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仅拥有更多驾驭爱的能力,也会更懂得欣赏生活、赞美他人。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2.给孩子分享爱的机会
我们对孩子爱得深厚,愿意为他们做任何事。然而,孩子一降生,其实就自带一本爱的收支账簿,如果我们一味将爱塞给孩子,让这本账簿全是收入,没有支出,那么这些爱就淤积了,反会让孩子无法感到别人的爱,也无法将自己的爱播散出去。
孩子不是父母的独有财产,总有一天他将踏入社会,成为一位公民、一个职员、一个伴侣……如果不懂得去爱,又怎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自己的幸福呢?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冷漠的人就请放下大包大揽的习惯,给孩子们一个成为“小棉袄”或“小暖男”的机会。
3.积极回应孩子的爱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这种朦胧的意识仍然需要通过外界环境的激发才能得以维持,并成为他们持久稳定的情感特质。比如,当孩子把好吃的让给同伴,却被骂太笨;把好玩的借给别人,却被说吃了大亏……如果每一次的友善和关心,得到的却是消极的对待,那么孩子的爱心可能就这样被瞬间剥夺掉。
当孩子自己对于“爱别人”有了朦胧的认识时,我们不要扼杀这颗纯真的幼苗,而应该愉快地接受他的爱心。比如:给他一个拥抱、对他说声谢谢、夸他做得好……收到这样的反馈,他对自己的爱心也就更坚定了。
4.引导孩子关注他人及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关爱他人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将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作为重点,让他们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学会关心身边的家人,关注路边的花草、小动物等,关爱灾区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日本人每顿饭之前会恭敬地对食物说“我要开动了”一样,我们也要教孩子从小学会对世界满怀敬畏和感激,成为一个温暖幸福的人。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有一个观念: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时,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力联结!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心培养一个爱真善美的孩子,努力地让点滴小爱像涟漪一般荡漾开去,让身边更多的人被幸福眷顾!
你参加过这样的入园培训吗?
发布于 2022-08-05 12: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