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青铜器的颜色
第一印象是青绿色~
青绿色的青铜器确实较为常见
此外还有
蓝色、红色、黑色、银色、紫色等多种颜色的青铜器
但是,这些都不是青铜器的原色
青铜初始的颜色是金黄色,
高纯度的青铜在刚制作出来的时候,
接近18K金的颜色。
由于青铜易于氧化,
在受潮或埋入土中很多年后,
表面就会被绿色的锈迹覆盖,
所以才有“青铜”的说法。
——保存较好的青铜器仍然显现出金黄色。
展开全文
古人称之为“吉金”,
汉以前的文献中所说的“金”,
往往也指的都是青铜。
青铜是由铜、锡、铅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青铜器的颜色组成
铅和锡可以无限互溶,铅锡合金的颜色基本保持不变,为银白色,但若被锈蚀以后会呈灰白色。铅在青铜器中不与铜锡合金互溶,呈颗粒状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铜器的色泽。在更大的程度上,青铜器的颜色主要由锡在铜中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根据各地出土青铜器制品的实验观察及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随着锡含量的由少增多,青铜器的颜色沿红、黄、青、白方向变化。
一般把杂质含量在2%以下的铜器称为“纯铜”制品,其颜色主要呈紫红、橙红或红色。而含锡10-16%的青铜器呈黄色,钟、鼎等礼器多用这种合金配制。随着斧、斤、戈、戟等工具和兵器对硬度的要求,青铜工具和兵器中锡的含量相应增加,其颜色也逐渐变化。
青铜的颜色变化
因为在室温下铜制品表面会被氧化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它附着在铜器的表面,不易剥离。在适宜的条件下,氧化亚铜又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长期暴露于空气或埋藏在土壤中之后,铜的氧化物就会逐渐变成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硫酸铜等复盐,呈蓝绿色。所以从古到今,铜器表面的颜色可经历红色—红绿色—棕色—蓝绿色的变化过程。
当然,青铜器表面除了铜的锈蚀产物以外,还有锡、铅或铁等合金元素的锈蚀产物,如锡氧化后的二氧化锡呈白色,铅腐蚀后可生成白色的碳酸铅、氯化铅和黄色的氧化铅等,这些矿物与铜锈相互作用,青铜器表面呈现的颜色更是多种多样。
铜,在现代社会的主要应用
铜是人们最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之一,中华文明史长达五千余年,而其中二分之一的时期就是光彩照人的青铜时代,人们用铜制造武器和其他器皿,直至现代,铜的使用更为广泛,大到汽车、船舶、飞机、铁路、建筑物、各类器械等都需要用铜,小至眼镜、拉链、网络通讯、以及各类电路板也需要用铜。铜大多以合金的形式使用,有黄铜、青铜、白铜和紫铜之分。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分不同的形态,例如:铜合金棒、铜合金板以及铜合金线等分类。
广东高力集团旗下的佛山高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HIGHNIC(高力)牌铜合金特种线材,由高纯铜制造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耐磨性和减磨性好,经时效处理后硬度、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均显著提高,易于焊接。广泛用于电机整流子,点焊机,缝焊机,对焊机用电极,以及其他高温要求强度、硬度、导电性、导垫性的零件。
发布于 2022-07-20 01:0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