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面预算
(一)时代地产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跨周期全面预算
据《建筑经济》2015年第8期“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基于时代地产集团的经验”介绍,时代地产为降低企业成本,实施由“长期规划——项目全生命周期预算——年度目标预测——年度预算——月度滚动预算——预算分析——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组成的闭环全面预算,并得到成功应用。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运用战略规划模型、年度目标测算模型等模型,分别编制战略预算及年度预算,打通了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壁垒,使预算目标既体现总部的要求,又体现各责任中心的实际情况。
二是将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关键业绩指标,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务测算和分析,进一步确定年度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年度预算,以年度预算及财务规划为指导编制月度滚动预算,并依据关键绩效指标仪表盘、分布图、排名表等可视化图形实现动态监控。
三是在“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模式下,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着力落实对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并以此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以防工程款超付。
四是在强化预算约束力的前提下,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2
成本管理
(一)中银香港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主的成本分摊模型
据《中国会计报》2015年10月23日第7版“中银香港:探索RPC管理模型”介绍,中银香港引入“RPC 管理模型”,将银行业务分成“客户关系管理”(简称R)、“产品管理”(简称P)、“渠道管理”(简称C)这三个重要支柱来加强管理。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采用标准成本法和全成本吸纳法落实成本分摊。落实RPC管理的前提,是将公司的收入和成本均从这三个维度展现。收入因直接来自业务,较易追踪和分解;但有些成本无法直接追溯,需分摊至相关账户或交易层面,再按不同维度汇总至RPC层面。
中银香港在建立成本分摊模型时,以重大性作为处理准则,采用标准成本法和全成本吸纳法两种方法。其中,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业务流程标准化、工序化的成本生成单位;全成本吸纳法适用于其他成本生成单位。
二是将成本分摊与预算及考核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公司可获取到各操作单位的标准成本、各产品及客户维度的分摊成本等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预算编制,形成分摊成本后的盈利预算并以此作为考核基础。其中,成本分摊预算框架包含产品相关的预算业务量或交易笔数,有助于分析实际与预算差异的成因。
三是及时采取配套措施应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中银香港在推行RPC管理模型初期主要是以产品P为主导,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两个问题:
展开全文
(1)容易造成产品间的协调不足,令捆绑式销售或交叉销售出现困难,损害银行整体收益。
(2)会造成R的角色不明显,而随着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竞争,R变得日趋重要。
为此,针对第一个问题,中银香港利用“双边计算”(即将因联动业务所带来的盈利同时在记账单位和非记账单位的损益账上显示)及调整产品间的收益来化解有关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间的成本做出合理分摊。针对第二个问题,中银香港于近年间逐步将RPC模型转至以R为主导,不仅推行相应的公司文化和业务策略,还推行以R为主的财务管理,在绩效核算、预算编制、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方案制定上将以R为主体的业务板块作为基础,同时,加强客户管理系统的构建。
(二)徐工集团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盈利分析模型
据《新理财》2015年11期“徐工集团盈利模型构建”介绍,在大数据时代,徐工集团探索建立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盈利分析模型,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应用作业成本法。流程如下:首先,根据公司和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对作业进行分类;其次,基于对各个作业消耗的资源的分析,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归集至各个作业并形成不同的成本类型库,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最后,在信息系统中计算作业成本,包括确定作业中心作业量、进行成本费用分摊、计算实际作业单价和结算订单实际成本等。
二是基于ERP系统和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盈利分析模型:
首先是产品盈利性分析。根据售价与成本计算产品毛利率,与达到盈利要求所需的基准毛利率进行比较,对低于基准毛利率的产品,做出售价调整或研发替代产品的决策。
其次是经销商盈利性分析。通过ERP系统的销售管理模块、获利分析模块等提供的信息进行区域、经销商等不同维度的盈利性分析,分别找出最有价值和持续盈利能力较差的经销商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最后是组件盈利性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组件成本,并在ERP系统中进行成本估算、查询、分析,及时为公司半成品的自制或外包决策提供合理依据。
3
绩效管理
(一)ZZ药业通过跨功能团队行动学习法推进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建设
据《财务研究》2015年第2期“平衡计分卡非财务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研究——基于ZZ药业的案例”介绍,ZZ药业2008年起即在医药行业中率先推行平衡计分卡,通过平衡计分卡建立了战略中心型组织,实现了盈利性和成长性的提升。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成立跨功能团队推动平衡计分卡的实施。ZZ药业成立了一个由高层领导负责的领导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发挥专业上的互补优势,顺利完成平衡计分卡的导入。
二是将平衡计分卡与“行动学习”研讨方法相结合。ZZ药业多次运用“行动学习”的研讨方法组织会议。将与会人员划分为若干小组,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确定企业战略和战略指标体系,并由企业高管在会议现场进行认领。每一个参与研讨的员工都成为战略及战略指标的制定者,增加了员工对企业战略的认同感,使企业战略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三是推行组织变革。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的有力执行为公司带来了内部流程优化、客户管理增强、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信息资本提升等各项非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ZZ药业推行了组织变革,具体包括组织结构变革、人员结构调整和营销渠道变革,由此带来了成本费用降低、盈利性增长的财务绩效,实现了平衡计分卡的良性发展。
4
管理会计信息化
(一)海尔构建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广义财务信息系统
据《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15期“海尔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介绍,海尔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中,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现从会计核算信息化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拓展。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推行财务转型与组织变革,为财务信息化系统有效运行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定位转型,财务人员主动为管理者和其他员工提供各种决策信息支持;通过财务组织变革,海尔将财务人员重新划分为业务财务、专业财务以及共享财务,并使核算人员占比由80%降到20%;通过财务与IT部门有效融合,海尔将财务和IT、人力、战略、法务等部门整合为一个功能单元,协同为业务提供支持,IT与财务均向财务总监汇报。
二是探索性地构建了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海尔以小微团队(以小微企业形式运作的团队)为单元,构建了信息化的“新三表”体系,即战略损益表、日清表和人单酬表,将战略承接情况在报表中体现,将经营单元等的绩效产出、价值贡献与偏差信息在信息化日清系统中每日动态呈现,将团队的薪酬激励与团队所创造的价值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基于团队的战略承接、预算、绩效评价和激励的闭环,通过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系统将企业战略转化为每位员工的价值。
三是实行二维绩效评价,强调用户导向。海尔以人(员工)单(市场目标)合一双赢为理念,从企业价值和用户价值两个维度,构建了实时衡量每个团队、每位员工价值创造情况的绩效评价系统,让员工直接面对市场,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和创造价值,实现了市场目标、市场定单、市场效果和市场激励的信息化整合。
(二)中国铁建低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据《新理财》2015年11期“中国铁建 建筑业FSSC先行者”介绍,传统观念认为,制造业、勘探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施工企业不适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FSSC),但中国铁建发现,建筑行业具有项目核算单位较小、业务单一、成本类业务笔数少、费用和支付类笔数多等特点,只要建立网络报账平台,就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因此,中国铁建在建筑行业内率先建立起首个财务共享中心,成功将80%的低附加值工作集中到20%的人员手中。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效率为先,搭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体系。为减少工作阻力,中国铁建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层级设置为受集团公司财务部指导,有效保证了新旧模式的平稳过渡和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按职能将财务共享中心划分为资产费用科、收入成本科、票据归档科等6个科室,实现了对同类单据的集中审核,提高了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处理效率。
二是基于业务特点,采用先下属工程局建设再集团整合的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模式。由于各业务单元独立性很强,且每个业务单元会计核算单—、重复性强、具有规模效应,因此,中国铁建遵循“顶层设计、试点先行、逐步完善、集团推广”的原则,采用先下属工程局建设再集团整合的模式,已在12个工程局成功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将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将各工程局的财务共享中心合并为1-3个。
三是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建立了组织及绩效管理、标准化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时效管理、培训管理、服务管理、现场管理等八大管理体系,设置具体运营管理指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障了财务共享中心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来源:网络
发布于 2022-08-03 20:51:25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3 21:57:20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3 14:53:31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3 16:07:02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3 17:3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