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8日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超导学术大会上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千米级生产,年产带材量可达600公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规模量产,奠定了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产业化基础。目前,该材料已在电力传输等领域试用,可提高电流传输容量5至10倍,能耗降低三分之二。
超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据本次学术研讨会承办方——苏州新材料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蔡渊博士介绍,超导态是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特定临界温度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业界通常以液氮温度(77K)为分界线,把超导材料分为低温和高温,高温超导材料在液氮温区下使用,低温超导材料在液氦温区下使用,而液氮成本是液氦的百分之一,因此高温超导材料更具大规模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