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0-24时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附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做好
点击蓝字关注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
2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江西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龚建平出席并作主发布。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财政厅、南昌市人民政府、南昌大学一附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展开全文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 龚建平先生,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秋生先生,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 黄望彦先生,南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华先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胡勃先生,请他们介绍《江西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龚建平先生作介绍。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
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
龚建平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 高兴同新闻媒体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特别是在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媒体朋友深入一线,执笔为刃,及时发出正声音、传递正能量、树立正形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形成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今年1月11日,省政府以“1号文件”正式发布了《江西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今天上午,省政府召开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动员部署大会,推动“规划图”“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
一、《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为此,《三年行动计划》对标中央要求,结合江西实际,以重点行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为抓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考核评估力度,促进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着力打通健康中国建设难点堵点问题,努力打造健康中国“江西样板”。
第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现实需要。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维护人民健康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为此,《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着力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更加多元的卫生健康服务。
第三,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内在要求。人民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既有利于解除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扩大内需潜力,催生并推动一批健康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此,《三年行动计划》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坚持事业产业联动、质量规模并重,全面推进健康江西和中医药强省战略,孵化培育“医、药、养、健、游、护”一体化健康产业项目,着力打造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扭住健康优先这个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谋划实施7大重点能力提升行动、28项重点任务、58个重点项目,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加快构建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体现江西特色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深入开展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体系,优化各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提升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标准化水平,加强全省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到2025年底,现代化疾控体系更加完善,省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全面建成,各设区市至少有1家二级及以上传染病医院,各县(市、区)至少有1个独立的传染病专区,各级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分片分区打造医疗高地,构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先导、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支撑、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重点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高地。到2025年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取得明显成效,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完成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40个左右,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150个以上,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
三是深入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开展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补齐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能力短板,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新机制。到2025年底,全省县级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设立发热门诊,力争各县(市、区)都有1-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全省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累计建成800个基层特色科室,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四是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发挥江西中医药品牌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和现代化发展,奋力打造“中国中医看江西”品牌。到2025年底,全省各市县均设置公立中医医院,90%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所有公立中医医院均设立治未病中心(科),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90%的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中医药服务网络和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五是深入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持续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积极生育政策措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建设,以系统观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到2025年底,全省市、县优生优育指导中心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力争各设区市建成1所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建立至少1所规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省、市、县三级均建有1所公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生育友好型环境基本形成;100%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家庭健康指导员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暖心家园”覆盖40%以上县(市、区),不断完善尊老、爱老、孝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六是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和医教研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深化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构建医教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多维度全过程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务实管用的人才使用激励体系。到2025年底,全省培养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名左右、医疗管理骨干人才300名、省级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200名,建成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国家分中心8个左右、省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11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30个左右,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设置公共卫生首席专家,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有专业人员专职从事疾控工作。
七是深入开展“智慧卫健”能力提升行动。将数字技术与系统思维贯穿健康江西建设全过程,加快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数字健康云平台,加强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和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5年底,完成“智慧托育”“智慧卫监”等应用建设,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推广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影像共享调阅应用,初步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联通全覆盖,推动卫生健康工作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三、《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特点。
一是体现预防为主、平急结合的理念。《三年行动计划》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完善平急结合长效机制,拓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
二是聚焦提质扩能、优质均衡的目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既要跑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医学高地“加速度”,扩充优质高端医疗资源,也要构建县强乡活村稳的紧密型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铸造健康之盾。
三是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路径。《三年行动计划》注重发挥人才、学科、科研、信息化等内涵式发展要素的引领支撑作用,实行“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的导向,持续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全方位、全要素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切实把后疫情时代机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胜势,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以三年行动的有力成效,谱写新时代健康强赣的崭新篇章。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徐承
谢谢龚书记!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中新社记者
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请问财政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支持江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
黄望彦
感谢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全省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加大投入,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质增效。
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责,全力保障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作顺利开展。三年行动中涉及财政部门的重点任务和相关重点项目,财政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举措,制定分年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主动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合理安排预算,结合实际统筹利用好各类财政性资金及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等,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今年,省财政已在年初预算中统筹安排包括卫健专项、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等财政资金,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省疾控中心新址迁建、省级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南昌医学院新校区建设、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婴幼儿入托补助等。省财政新增安排卫健专项5.3亿元,总量达36.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下达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55亿元,下达专项债券3.6亿元支持公立医院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督促各地切实强化资金绩效管理,通过全过程绩效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规范审核每个项目绩效指标的设置,确保完整、准确、合理反映项目建设目标;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绩效运行监控,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专款专用,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及时纠偏;三是在项目结束后督促项目单位开展自评,并按规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资金分配与相关项目执行进度、绩效评价、预算监管和监督检查结果挂钩。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江西卫视记者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将如何发挥领头羊作用保障如期完成《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南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华
感谢您对南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现在我对这个问题作一个简要回答。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将以率先“作示范、勇争先”的斗志,“自信、发奋、齐心”的状态,“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作风,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具体从三个方面发力,打造健康江西“南昌模式”。
第一、坚持系统思维,全力构建“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们咬定“百姓满意、社会认可”目标,全力构建“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2+2”体系是指:4家实力强劲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即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人民医院、南昌市中心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家实力领先的专科医院,即南昌市立医院、南昌市精神卫生中心;2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即南昌急救中心、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在昌省级医疗体系协同互补,实现优质卫生健康服务资源南昌全覆盖。
第二、坚持品质为先,大力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南昌市把区域医疗卫生内涵发展作为“一号工程”,着力加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等七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建立公立医院与疾控机构之间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医防协调机制。到2025年底,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同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100%设置康复(医学)科,三级公立医院100%实施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50%以上的城市社区设有托育服务机构,7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1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旗舰中医馆”,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满意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第三、坚持强基固本,着力展现卫生健康事业省会担当。全面实施南昌卫生健康事业强基战略,着力推进柔性人才引进“三名工程”,引进国内医院管理骨干担任我市医院名誉院长,引进临床重点专科知名专家担任名誉科主任,支持国内名医专家到我市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积极招募高学历人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已招录硕士433人,博士17人,为持续推进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加快县级医疗机构改革,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组建紧密县域医共体。加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将投入120亿元建设25个医疗卫生项目,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以上用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为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现省会担当、贡献南昌力量!
凤凰网记者
据了解,江西是后疫情时代全国首个提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省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作为7大重点能力提升行动之一,同时也是江西的特色亮点工作,省中医药管理局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计划实施落地呢?
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秋生
感谢各位媒体对中医药工作的长期关心关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省中医药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抓手,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和科教支撑作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位。
一是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县级政府办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医疗机构硬件条件,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到2025年底,实现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90%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加快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持续围绕针灸、骨伤、妇科、肛肠及心脑血管病、肺病、脾胃肝胆病等优势专病专科,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完善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研究。深入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中医药康复服务网络,梳理优化中医药康复诊疗方案,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实现90%的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和内涵建设水平,探索基层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二是着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2+6+N”产业(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和《江西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 提升中药材保供能力,围绕“赣十味”“赣食十味”等赣产道地特色中药材,实施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发掘创新工程,打造赣中道地药材、赣东特色药材、环鄱阳湖药食同源药材优势产区和名产地。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开展定制药园建设工作,到2025年底,定制药园的数量达到50个。 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围绕做强中药产业集群、做大中药龙头企业、做优中药大品种,逐步壮大规模,提升产业集中度,带动形成樟树、袁州、小蓝等6个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中药化妆品、中药精油、食养食疗等新兴产业,开展新药研发,加快转型发展,布局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动能。 增强中医药服务新活力,深化热敏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热敏灸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加强热敏灸、中医康复等中医药技术适宜服务的培训推广,培育灸养结合的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到2025年底,灸养结合的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达到20个以上。积极推动中医药特色旅游及医养结合产业,形成中医药产业、文化、养生及旅游业“三产融合”的发展特色。
三是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制定江西省“十四五”中医药人才规划。打造梯次衔接、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我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启动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基层名中医评选工作,支持各地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开展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到2025年底,省级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达200名。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制定我省关于加强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工作的措施。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力争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 加大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撑,开展“科技+中医药”联合计划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探索完善联合计划立项模式。加强中医药科研高水平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的重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确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位。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记者
作为全省就诊患者最多的医院,南大一附院如何进一步提升包括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患者就医体验改善等方面的卫生服务能力?有哪些具体举措?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胡勃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省卫生健康委的正确指导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院将坚决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从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两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构建便捷优质高效救治体系,推动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江西省重大公卫事件医学中心、P3实验室等重大健康工程落地,为提升我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做出积极贡献。《三年行动计划》把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第一项重点项目,充分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中西医结合中心——中日友好医院携手,将优质专家引进来、把高端技术做起来,全力建设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努力打造“引领江西、辐射中部”的国家级高水平医院。截至目前,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已累计完成门诊量15万人次,已完成36项新技术的整体平移,并率先在全省开展20余项高精尖技术,填补省内多项空白。下一步,医院将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级医院的管理、技术、品牌平移,全面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满足老区人民大病不出省的愿望。
二是聚焦民之所需,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的初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效,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门急诊服务人次逐年上升,平均住院天数、次均费用、药耗占比均同比下降,不断减轻了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医院将聚焦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努力打造江西老百姓“一生健康 值得托附”的“生命驿站”。
一方面,我们将向上突破,扎实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医院上线互联网医院,38个科室900余名专家线上坐诊,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单日最高问诊量达3396人次。此外,在省内率先实现“互联网+慢病医保线上支付+送药到家”慢病线上诊疗全闭环模式。下一步,我们将依托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一批省内领先学科,推进航空救援,完善一站式急救服务能力,完善平疫结合的救治体系,建立健全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加大多学科诊疗、互联网诊疗、出院随访等内涵建设,推进智慧门诊,建立名医门诊,进一步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擦亮“橙心助老”和“如亲陪诊”等志愿服务品牌,提供更多暖心、贴心的就医服务,让江西老百姓更有“医”靠。
另一方面,我们将向下扎根,辐射带动基层能力提升。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省内建立了23家紧密型医联体、30个专科联盟,与8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与98家基层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医院也将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对口帮扶等的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德高术精,福泽人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交出更满意的答卷,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感、健康幸福感,为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徐承
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
摄影 /健康江西融媒体中心 漆欲圣
编辑/杨 鑫 周 翔
统筹/王乃清
审核/黄迅前
终审/万德芝
● 尹弘专题调研数字政府建设工作
● 家长注意!近期,小心孩子得这两种疾病
● 全国人口负增长,江西为何增了?
● 马晓伟:谱写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新篇章
● 事关校园食品安全!江西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发布于 2024-04-02 15:02:56 回复
发布于 2024-04-02 04:16:47 回复
发布于 2024-04-02 05:18:32 回复
发布于 2024-04-02 13: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