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
固原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114年建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固原市东部、南部分别与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为邻,西部与甘肃省白银市相连,北部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总面积1345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5平方千米,辖1区4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从元、明之际定居以来,与汉族互相依存,其风俗习惯受伊斯兰文明与中原文化影响,生活中充溢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和中原文化风情。2016年户籍人口150.11万,回族人口71.8万,占全市44.5%,人口输出大市。
中国四大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和中国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产品基地示范区,方棋发源地。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是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之一。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建制沿革
建制沿革
旧石器时代,距今2.7万年至3.2万年,在彭阳县发现古人类活动遗址。
新石器时代,已有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
战国时期,属秦国版图。
展开全文
秦朝最早的行政建置始于秦惠文王时期(公元前337~前311年)的乌氏县(在今原州区南),后又增设朝那县(今彭阳县古城镇)。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县(今原州区),共辖21县,属今本地的有高平、朝那、乌氏3县和月氏道(今隆德县境)。
东汉仍仿西汉建置。
西晋新置都卢县。
东晋有高平、朝那、乌氏、都卢4县。
南北朝本地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属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置原州,并置高平郡和县,均治高平。原州领高平、长城2郡,高平、里亭、黄石、白池4县。北周置原州总管府,仍领郡2、县4。
隋朝统一全国后,大业三年(607年)废原州暨总管府,置平凉郡,领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楼4县。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废平凉郡复置原州,贞观五年(631年)复置原州中都督府,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平凉郡。广德年间(763~764年)没于吐蕃。
宋朝属本地的有镇戎军(今原州区)、怀德军(今原州区黄铎堡镇)、德顺军(今隆德县)、西安州(今海原县西安乡)。
金朝升军为州,改镇戎军为镇戎州,德顺军为德顺州,废怀德军和西安州。
元朝设有开成路、开成州、广安州。
明朝置固原州和固原卫,明正统十年(1445年)置固原巡检司,以“故原州”之名,“讳故而改固”得名。成化五年(1469年)为固原卫治;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固原州治,又为固原镇治。
清朝置甘肃省,固原州划属甘肃省。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领海城(今海原)、平远(今同心)二县及硝河州判、打拉县丞。
中华民国2年,废固原直隶州,改置为固原县,属甘肃省泾源道,后又改属甘肃省平凉专区。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自陕北西征进入固原县境,在以庙儿掌为中心的地带,成立了固北县苏维埃政府。
1938年04月,固北县撤销。
1939年01月,海固事变(固海回民三次起义)被国民党残酷镇压。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甘肃省在固原、海原、隆德、静宁、会宁五县边界地区设置西吉县,划固原的硝河、张易等乡村归西吉县。
1949年08月,固原解放。
1949年10月,固原县、隆德县、海原县、泾源县(原化平县)属甘肃平凉专区、西吉县属定西专区。
1953年11月,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州首府为固原县,辖西吉、海原、固原3县。
1955年11月,国务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撤销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专区。
1958年11月,甘肃省泾源划归宁夏,归属固原专区
1970年07月,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固原县,辖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5县。
1983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彭阳县的批复》(国务院(83)国函149号)精神,从固原县析出王洼、彭阳区所辖冯庄、王洼、罗洼、小岔、孟塬、草庙、交岔、石岔、古城、新集、沟口、彭阳、城阳、红河、川口15个人民公社成立彭阳县。
2000年01月,固原地区固原县大战场乡移交吴忠市中宁县属地管理。
2001年0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宁夏区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地级固原市和原州区。
2002年07月,撤地设市,改固原地区为固原市,固原县改称原州区,辖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
2003年03月,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西吉隆德彭阳海原四县乡镇区划的批复》(宁政函[2003]34号),实施了“撤乡并镇”工作,全市共减少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31个。
2004年02月,海原县整建制划入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2008年02月,划固原北部黑城镇、七营镇、甘城乡及炭山乡部分归海原县。
2015年01月,实施“一核五极,组团发展”的空间策略,以固原市原州区为核心,以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为四个发展极,整合三营镇、海兴开发区,形成新的发展组团,构成第五发展极。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10月,固原市共辖1个市辖区、4个县和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6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东部、南部分别与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为邻,西部与甘肃省白银市相连,北部与本区中卫市、吴忠市接壤。地域范围在北纬35º14″~36º38″,东经105º20″~106º58″之间。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5.8℃~7.8℃之间,降水偏少,年降水量306.9mm~737.7mm,日照充足。全年降水时空性分布不均匀、春、夏两季降水偏少,出现间歇性轻度干旱,秋季降水偏多。冬季普降瑞雪,有利于农田增墒保墒以及冬小麦安全越冬。六盘山区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森林茂密,气候湿润,是消夏避暑的胜地。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固原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低温冻害、高温、局地冰雹、暴雨雷电等。春季大风、扬沙天气频繁发生,干旱、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等相继发生,夏季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多,秋季干暖降水偏少,冬季干暖现象十分明显。
固原市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由于受河水切割、冲击,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山脉有六盘山呈南北走向,主峰美高山(米缸山)海拔2942米,为固原市最大、最高山脉。月亮山海拔2633米,云雾山海拔2148米。有六盘山高山丘陵区,葫芦河西部黄土梁、峁丘陵地区,葫芦河东部黄土梁状丘陵地区,茹河流域黄土梁、塬丘陵地区,清水河中上游洪积—冲积平原区,清水河中游西侧黄土丘陵、盆、埫区,清水河中游东侧黄土丘陵山地区等类型。
土壤特征
土壤特征
固原市在地层上处于华北地层和祁连地层区内,两区以龙首~六盘深断裂为界。华北地层区的次级单元为陕甘宁盆缘分区,彭阳县和泾源县、原州区的部分地区位于该分区的平凉小区内。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六盘山分区的六盘山小区和北祁连分区的靖远~西吉小区内。平凉小区内地层分布特点是:下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至侏罗系均很发育,但因黄土大面积掩盖,仅零星见于残山或沟谷中;下白垩统广泛分布,厚度较大;新生界较发育,遍布固原市。六盘山小区地层发育极不完全,缺失古生界、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和古新统。下元古界零星分布。早白垩世接受了巨厚的河湖相碎屑岩沉积,砂岩中具铜矿化。靖远~西吉小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下元古界,古生界只有中~下泥盆统;新生界分布最广,缺失古新统。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黄土覆盖,构成黄土丘陵。
由于地质构造的不同,加之经历了畜牧业~农牧业~旱作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土壤类型不一,但主要土壤可划为三类:⑴黑垆土。这是主要土壤类型,占总面积的66.4%,分布于山地以外的广大地区,即气候上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⑵山地土。分布占总面积的33.6%,包括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土和山地灰褐土三个层次。它们自上而下地分布在六盘山、月亮山等高山地区。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蕨菜、沙棘、发菜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黄芪、桃儿七和北方少见的窝儿七、暴马丁香等。珍贵的树种有云杉、油松、华山松和水曲柳等。野生药材植物有530种,临床使用的有贝母、刺五加、三七、党参和当归数十种。林区还栖息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三类保护动物林麝、金雕、红腹锦鸡。六盘山区昆虫极为丰富,其优势类群有尺蛾、夜蛾、天蛾、常蛾、十二羽蛾、长角蛾、天蚕蛾和流萤等。波水蜡蛾在北京农业大学仅有雌雄各一只标本,而在六盘山区却极为常见。褐纹十二羽蛾仅存于六盘山,国内其他地方尚无记录。
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
固原地表水主要以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祖厉河几大河流为主,年平均径流量7.2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约3.24亿立方米,其中有0.8亿立方米因埋藏太深或矿化度高于5克/升而难以开采利用,真正能开发利用的有2.44亿立方米。
主要水库:寺口子水库、中庄水库、冬至河水库、沈家河水库。
固原总面积13450平方千米,内有耕地409836公顷。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金属矿藏稀少,而非金属矿藏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燃料、金属、非金属、建筑耐火矿产等。其中石膏、石英砂、煤炭、水泥用石灰岩、芒硝、磷、硫铁、花岗岩、闪长石、陶土等较多。在六盘山盆地有油气资源4.92亿吨,是一个中小规模的油气田。
林业资源
林业资源
2016年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达668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2%,森林面积达360.7万亩,森林覆盖率22.8%,比全区高出9.6个百分点,林草覆盖度达73%。全市现有苗木产业基地30.3万亩,经果林基地27.2万亩,建立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示范点30多个。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
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122815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8773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59582人,下降4.63%。年平均下降0.47%。
二、人口自然变动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出生人口21937人,出生率为17.68‰;死亡人口7297人,死亡率为5.88‰,自然增加14640人,自然增长率[4]为11.80‰。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6898户,家庭户人口为118684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5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19331人,占50.43%;女性人口为608825人,占49.57%。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29351人,占26.82%;15-64岁人口为816083人,占66.45%;65岁及以上人口为82722人,占6.73%。
六、民族构成全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82558人,占55.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45598人,占44.42%,其中回族人口为545072人,占44.38%。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966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569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0119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8673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4137人
人口发展
人口发展
隋唐至元明,境内成为军屯、监牧之地,大片土地沦为屯田、牧地。
明嘉靖二十年(1542年),固原州约有人口才52921人(不含驻军)。
1622年2月,固原地震估算为7级,固原北部地震:“星殒(陨)如雨”,周边城垣震塌7900余丈,房屋倒塌11800余间,死12000多人、16000余牲畜。
清代人口锐增,尤其在同治年间(1862-1874),陕甘回民起义军中的回民被大量安置到本地。固原县。回民军队与清军争夺的重点。同治二年一份奏报称:固原突破回军攻破,“民殆尽”宣统《甘肃新通志》卷47称:“固原回叛......城内官民男妇共死者二十余万人。”
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仅固原各县遇难人数14.80万,震后幸存多数迁出固原,人口急剧下降。
1928年,总人口227548;
1945年,总人口333212人,其中回族155914人,占总人口的46.79%;
1949年,总人口412204人,其中回族149681人,占总人口的36.33%。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为585932。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761550。
1981年,总人口为1,312,811人。其中回族586,884人,占总人口44.4%。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333463。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591937。
1997年,户籍总人口187.6万。
2000年,户籍总人口189.23万。
2001年,户籍总人口1872320。
2005年全市户籍总人口1486822人,其中:男771794人,女715028人,农业人口1310153人,非农业人口176669人,回族人口636909人,占总人口的42.8%。
2006年末全市总户数为384104户,户籍总人口达到1512268人,其中:男783392人,女728876人,农业人口1326232人,非农业人口186025人,回族人口657938人,占总人口的43.5%。
2007年末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0万户,户籍总人口153.84万人,其中:男79.95万人,女73.89万人,农业人口134.2万人,非农业人口19.64万人,回族人口67.79万人,占总人口的44.1%。
2008年末全市总户数为39.94万户,户籍总人口148.36万人,其中:男76.63万人,女71.73万人,农业人口127.76万人,非农业人口20.6万人,回族人口65.88万人,占总人口的44.4%。
2009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1.41万户,户籍总人口150.14万人,其中:男77.59万人,女72.55万人,农业人口128.62万人,非农业人口21.53万人,回族人口67.96万人,占总人口的45.3%。
2010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2.82万户,户籍总人口152.53万人,其中:男78.65万人,女73.88万人,农业人口129.74万人,非农业人口22.79万人,回族人口69.88万人,占总人口的45.8%。
2011年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3.74万户,户籍总人口155.3万人,其中:男80.03万人,女75.27万人,农业人口130.92万人,非农业人口24.38万人,回族人口71.81万人,占总人口的46.2%。
2012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4.24万户,户籍总人口154.23万人,其中:男79.41万人,女74.82万人,农业人口127.32万人,非农业人口26.91万人,回族人口71.47万人,占总人口的46.3%。
2013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4.67万户,户籍总人口154.19万人,其中:男79.28万人,女74.91万人,农业人口125.46万人,非农业人口28.73万人,回族人口71.88万人,占总人口的46.6%。
2014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5.07万户,户籍总人口153.33万人,其中:男78.79万人,女74.55万人,农业人口124.16万人,非农业人口29.17万人,回族人口71.74万人,占总人口的46.8%。
2015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5.16万户,户籍总人口149.77万人,其中:男77.18万人,女72.59万人,农业人口111.43万人,非农业人口38.34万人,回族人口69.99万人,占总人口的46.7%。
2016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5.98万户,户籍总人口150.11万人,其中:男77.34万人,女72.77万人,城镇人口36万人,乡村人口114.11万人,回族人口69.44万人,占总人口的46.3%。
固原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截至201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50.1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71.88万人,占总人口的46.6%。少数民族,他们分别是:满族422人,蒙古族238人,壮族98人,朝鲜族4人,藏族48人,土族37人,侗族10人,苗族28人,布依族15人,土家族41人,维吾尔族33人,东乡族62人,毛难族1人,彝族22人,羌族2人,裕固族5人,白族2人,达斡尔族4人,傣族9人,黎族9人,其他少数民族83人。
经济概况
综合
经济概况
综合
2016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9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68.73亿元,林业产值6.58亿元,牧业产值29.38亿元,渔业产值0.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8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3.08亿元,增长4.5%。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8.13万亩,比上年减少0.05万亩。其中:夏粮面积为85.89万亩,减少5.81万亩,下降6.3%;秋粮面积为272.24万亩,增加5.76万亩,增长2.2%。全市粮食总产量74.55万吨,比上年减少6.2%。其中:夏粮产量11.65万吨,减少25.2%;秋粮产量62.9万吨,减少1.6%。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2016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9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68.73亿元,林业产值6.58亿元,牧业产值29.38亿元,渔业产值0.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8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3.08亿元,增长4.5%。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8.13万亩,比上年减少0.05万亩。其中:夏粮面积为85.89万亩,减少5.81万亩,下降6.3%;秋粮面积为272.24万亩,增加5.76万亩,增长2.2%。全市粮食总产量74.55万吨,比上年减少6.2%。其中:夏粮产量11.65万吨,减少25.2%;秋粮产量62.9万吨,减少1.6%。
全市猪、牛、羊存栏分别为14.26万头、43.78万头、103.6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1%、2.8%和减少5.3%;出栏猪、牛、羊分别为19.1万头、31.69万头、113.22万只,分别增长0.4%、5.8%和6.7%;家禽存栏161.33万只,增长65.7%,出栏184.2万只,增长8.4%;肉类总产量达到8.66万吨,增长6%。其中:猪肉产量1.48万吨,增长0.3%;牛肉产量4.84万吨,增长7.1%;羊肉产量1.96万吨,增长7.1%;禽肉产量0.38万吨,增长9.8%。
当年全市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6.02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到103.15万亩,育苗面积40.12万亩,当年苗木产量2.45亿株。
全市水库养殖面积1.1万亩,水产品产量1028吨。
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0.35万千瓦(不包括农用三轮车),比上年减少35.5%。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79.47万千瓦,减少46.2%;汽油发动机动力3.23万千瓦,增长9.1%;电动机动力37.65万千瓦,增长4.6。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4.72万台,增长5.6%;拖拉机配套农具7.23万台,增长4.3%。农业机械耕作面积436.19万亩,增长4.2%;机播面积328.98万亩,增长5.6%;机电灌溉面积59.37万亩,增长3.2%;机械植保面积61.37万亩,增长13.9%;机械收获面积258.55万亩,增长2.1%。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
2016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0.22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亿元,减少13.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0.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3.85亿元,减少10.5%;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6%。
全市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不包括热电厂),亏损企业8家,亏损面为14.5%,亏损额3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11亿元,增长2.2%,实现利润总额2.55亿元,减少15.5%,实现税金总额0.56亿元,减少64.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38.6亿度,比上年减少2.3%;供热量643.3万吉焦,增长13.2%;自来水产量824万立方米,增长2.4%;原煤产量544.4万吨,增长2.3%;水泥产量98.5万吨,减少7%;商品混凝土产量24.2万立方米,减少6.5%;水泥熟料产量27.9万吨,减少24.9%;小麦粉产量2.5万吨,增长7.6%;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0.36万吨,增长13.6%;鲜冷藏肉产量0.4万吨,减少23.5%;塑料制品产量2.32万吨,增长2.3%;焙烤松脆食品产量0.56万吨,减少30.8%;钢结构产量0.49万吨,增长48.6%;原盐产量72.4万吨,增长2.2倍;软饮料产量1270吨,增长4.4%;钢化玻璃产量7.7万平方米,减少21.2%;夹层玻璃产量3.64万平方米,减少9.4%;中空玻璃产量7.36万平方米,减少39.3%;金属门窗产量0.53万吨,增长47.1%;服装产量20.8万件,减少22.5%;纸制品产量0.76万吨,减少18.1%。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3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56亿元,比上年减少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96万平方米,减少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77万平方米,减少18.2%。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完成厅局及农户投资97.51亿元,增长1.9%,占完成总投资的24.7%;完成地方项目投资210.2亿元,增长15.6%,占完成总投资的53.3%;完成房地产投资86.8亿元,增长27.1%,占完成总投资的22%。地方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亿元,增长40.4%,占地方项目投资的11.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5.6亿元,减少2%,占地方项目投资的31.2%,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5.6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6亿元,增长23.3%,占地方项目投资的56.9%。
全市地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入库100个(其中:亿元以上71个),500-5000万元项目累计入库435个,房地产项目93个。本年施工房屋面积159.47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0.4%,其中住宅面积42.37万平方米,减少22%;本年竣工房屋面积59.34万平方米,减少36.9%,其中住宅面积40.05万平方米,增长121.5%。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1%。本年房屋施工面积562.7万平方米,减少2%,其中住宅面积344.8万平方米,减少10%;本年竣工房屋面积168.5万平方米,增长23.8%,其中住宅面积135.5万平方米,增长53.8%;商品房销售面积110.4万平方米,增长52.5%,其中住宅面积92.8万平方米,增长69.3%;商品房销售额37.5亿元,增长56.3%,其中住宅28.6亿元,增长77.6%。
全市招商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0个,实际到位资金16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新建项目96个,到位资金82.65亿元;续建项目64个,到位资金85.62亿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8亿元,比上年增长8.4%。从城乡销售看:城镇零售额52.47亿元,增长8%;乡村零售额12.51亿元,增长9.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0.28亿元,增长2.9%;集体经济零售额0.24亿元,增长39.1%;私营经济零售额8.91亿元,增长8.8%;个体经济零售额41.66亿元,增长9.6%;股份制经济零售额11.22亿元,增长2.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4.11亿元,增长0.9%;零售业零售额26.81亿元,增长7.6%;住宿业零售额2.53亿元,增长18.8%;餐饮业零售额21.53亿元,增长13.7%。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清水河流域冷凉蔬菜、马铃薯、枸杞产业带,葫芦河流域马铃薯、西芹产业带,渝河流域中药材、花卉产业带,泾河流域黄牛养殖、苗木产业带,红河、茹河流域辣椒、经果林产业带。
社会事业
科技
社会事业
科技
2016年全市共承担国家科技项目6项797万元,承担自治区科技项目150项2124.12万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25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0.17件。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64名,引进新品种183个,新技术100多项,参与创业行动的农户2.6万户。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6项,补助资金305万元。
教育
教育
2016年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招生1733人,在校生6545人,毕业生1433人。普通中学69所,招生3.02万人,在校生9.28万人,毕业生3.2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1.22万人。小学666所,招生1.97万人,在校生12.24万人,毕业生2.1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305人。幼儿园245所,在园幼儿4.2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高等院校:宁夏师范学院、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
文化
2016年全年共举办了30多项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固原市第四届群众广场舞大赛、第八届“花儿漫六盘”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三届秦腔大赛、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等文艺赛事活动;组织参加了“欢乐宁夏”全区文艺汇演活动,我市荣获表演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创作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10期,共培养文艺骨干1200多名;确定了60家县级标准文化大院和24家市级示范性文化大院;完成送戏下乡349场次、广场文艺演出252场次、数字电影放映113608场次。固原电台制播新闻334档2220多条、专题366期;电视台制播新闻334档2358条,专题59期,制作公益宣传片39部。
举办了“千乡百村”农民体育活动、固原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市直机关千名干部职工健步走活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健身运动会、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会、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羽毛球邀请赛、“九龙国际杯”乒乓球邀请赛、五市门球邀请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全区方棋比赛、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会等20余项大型体育活动;举办了全国“棋牌项目西部行”活动,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等国家媒体的报道;参加了全国大漠运动会,获得二等奖;参加了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取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参加了全区青少年系列竞标赛10个项目和全区老年人柔力球、健身球大赛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
体育
2016年举办了“千乡百村”农民体育活动、固原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市直机关千名干部职工健步走活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健身运动会、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会、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羽毛球邀请赛、“九龙国际杯”乒乓球邀请赛、五市门球邀请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全区方棋比赛、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会等20余项大型体育活动;举办了全国“棋牌项目西部行”活动,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等国家媒体的报道;参加了全国大漠运动会,获得二等奖;参加了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取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参加了全区青少年系列竞标赛10个项目和全区老年人柔力球、健身球大赛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医疗
医疗
2016年全市卫生机构1370个(包括村卫生室),实有床位5558张。卫生技术人员4782人,其中:医生2204人,护士1477人。孕产妇死亡率16.78/10万,新生儿死亡率6.49‰,传染病发病率473.43/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5.72%。
社保
社保
2016年末,全市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3万人、6.57万人、8.45万人、6.25万人、6.0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8.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48万人。全市城市低保人数4.35万人,发放低保资金1.56亿元;农村低保人数17.72万人,发放低保资金4.97亿元。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5.14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51.08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额32亿元。
劳务
劳务
2013年全市共完成劳务输出30.57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有组织输出12.81万人,自发组织输出17.76万人。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2519.8元,比上年增加327.6元,增长15%,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
扶贫
扶贫
承办了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部省协调推进会,编制了《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固原市)扶贫开发实施规划(2013~2017年)》,启动新一轮31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整合5.88亿元,落实“四到”扶贫措施,减少贫困人口7.2万人。西吉县以危房改造为主、泾源县整乡推进和彭阳县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区总结推广。
移民
移民
1983-2010年,固原市通过扶贫移民、生态移民等方式共搬迁57.16万人,户口转出本市的约占59.5%。其中生态移民 15054户69841人,一是向县外移民11327户52256人;二是县内移民3627户17585人。按照《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确定的任务,固原市“十二五”期间实施生态移民53464户232475人,其中:县内安置19240户83154人,县外安置34224户149321人。
2013年县外搬迁移民9323户4.4万人,完成当年任务的117%。县内搬迁安置移民8063户3.5万人,累计配套设施种植17.8万亩、养殖圈棚8000座,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县内移民搬迁任务。
交通运输
综合
交通运输
综合
2016年全市境内等级公路里程达到8629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65千米,一级公路90千米,二级公路508千米,三级公路1557千米,四级公路6209千米。按行政等级分:国道445千米(其中国家高速公路157千米),省道517千米(其中地方高速公路108千米),县道524千米,乡道2041千米,村道4917千米,专用公路185千米。
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23.8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4万辆,载货汽车3.13万辆,其他汽车1.15万辆,摩托车4.7万辆,拖拉机4.72万辆,挂车0.37万辆。全市营运车辆2.65万辆,非营运车辆16.42万辆。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6211.71万吨,比上年增长8.4%,货物周转量114.36亿吨千米,增长28.5%;完成公路客
运量1141万人,减少11.3%,客运周转量15.2亿人千米,减少9.5%。全年铁路发送旅客24万人次,减少16%;发送货物量145.8万吨,增长29.1%。全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404辆,出租汽车3300辆,旅游客运30辆。
公路
固原国家公路179个运输枢纽之一。
高速公路
福银高速公路(福州-银川)青兰高速公路(青岛-兰州)泾华高速公路(泾源-华亭)
固西高速公路(固原-西吉)西会高速公路(西吉-会宁)彭青高速公路(彭阳-青石嘴)
银昆高速公路(银川-昆明)黑海高速公路(黑城-海原)
国道
国道22、309、312、327、341、344、566线。
省道
S101、S203、 S202。
铁路
宝中铁路(宝鸡-中卫)固王铁路(固原-王洼)定固铁路(定西-固原)环海中铁路(环县-海原-中川)白平铁路(白银-平凉)
航空
民国25年(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固原,国民党为轰炸红军在今固原市东部的南河滩将刚出穗的小麦拔掉,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以后停用。2007年,投资4.4亿元,占地2878亩,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2800米,宽45米的六盘山机场开工。于2010年6月26日正式通航。六盘山机场二期正在筹划批复中。
飞行路线
固原一银川、固原一西安、固原一西安一杭州、固原一上海、固原一重庆、固原—银川—天津
通信
2016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拥有固定电话5.06万部,移动电话103.27万部,宽带用户达10.9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89部/百人。
高铁
兰太高速铁路(太原-吕梁-延安-庆阳-固原-兰州)、宝中客运专线。
历史文化
宗教
历史文化
宗教
固原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也是宗教东传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先后传入固原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种。
语言
语言
西海固方言,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山区,邻近甘肃和陕西,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关中方言和秦陇方言。
固原话作为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的代表,从语言学角度看,它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既与陕西的关中话不同,又与甘肃的陇中话相区别,独具特色,自成系统;从社会学角度看,它不但反映出了固原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经济状况,也反映出了它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
民俗
民俗
即兴山歌为主,河湟花儿的曲调有快调和慢调之分:快调里的衬句教少,拖腔也相应减少,较为简洁紧凑。剧本的唱词以花儿的曲令为基调格式,并援引信天游等西北地方民歌等演唱形式和对仗等我国古典诗词的修辞方式。花儿剧本的唱词大多采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并在段落中较多地运用叠字、叠句的手法,以及诸如“者”、“嘛”、“呀”、“哈”、“哎”等虚词来做衬字。
口弦
口弦
口弦通称“口口”,是一种以吹奏口弦并伴以即兴表情动作的民间娱乐形式。口弦分两种:竹制长三寸,扯线发音;铁制长一寸半,拨钩发音。口弦两端亦可系上丝穗、珠子等坠饰。“口弦”主要流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一带的回族妇女中间。
踏脚舞
踏脚舞
源于汉唐时期的“踏脚舞”最初属于“弹腿”,曾在陕西渭南、西安等地回族群众中流传。当时纯属武术项目,有完整的套路,回族男性青年在沐浴礼拜之前,先练习一套“弹腿”,然后再去做礼拜。陕西一部分回族群众迁徙到宁夏泾源县,“弹腿”在当地逐步演变为“踏脚”。
剪纸
剪纸
固原回汉族人民非常喜爱、且沿袭了很久的民间手工艺品,多为妇女剪制。剪纸多在冬季农闲时进行,到了春节贴窗花、做花灯时达到高潮。
方棋
方棋
西海固叫“下方”。劳作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叉开手指,横竖四次各七道,便可划出“方棋”盘来,一方用小石头,土块,另一方则用小树枝作棋子。棋盘以15条线纵横交错构成56个交叉点,对弈双方各执28枚棋子。行棋过程中,一方的棋子每走成一个小方块就可以吃掉对方一个棋子,谁成方的速度快、数量多,获胜的机会就大。
刺绣
刺绣
传统刺绣群众基础广泛,种类繁多,有枕头顶、小孩鞋帽、婚嫁衣饰、钱包、肚兜、针插、笔袋、烟袋、荷包、桌裙、门帘、马褥、缠腰、袖套、香囊、笔套、书包等。这些刺绣品,装点着回汉人民的生活,体现着人们的情趣。刺绣具有针脚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配色艳丽和谐的特点。
社火
社火
被誉为“民间艺术活化石”,包涵了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德县社火享誉六盘山区,主要有高台、马社火、高跷、旱船、舞狮、秧歌等多种表现形式。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绝技,融入了六盘山区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每年春节各乡镇、村组都要走村串户用社火拜年,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元宵节在县城举办社火大赛,各单位、乡镇社火队集中展示、评比、奖励,既丰富了民俗文化,又传承了文化遗产。
媒体
媒体
电视:固原广播电视台
报纸:《固原日报》
新闻网站:固原新闻网、固原大城小事 固原广播电视网。
美食
美食
生氽面
生氽面
用加少许食盐的温水和面,然后团在一起揉匀,直到面团表面细腻光滑有弹性,然后用盆子扣住面,或用塑料薄膜包住—“醒面”,10分钟左右面醒好后把它用手掌压扁,并用擀面杖推薄,当然不要太薄,这个根据自己的口味就行,接下来将推开的面划成条,待水开后把一条条的面揪成片下到锅里煮熟,将面片盛到碗里同时拌上事先做好的肉丸或肉丁,将准备好的黄花、木耳、粉条等放入碗里,盛入汤,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食盐、蒜苗、香菜等。
馓子
馓子
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食品。以糯米粉或是面粉搓成细绳,挽曲如环,入油锅炸成金黄色,香酥无比,为南北之通食。《名义考》云:“绳而食之,曰环饼,又曰寒具,即今馓子。”俗语有"点心香。
羊羔头
羊羔头
羊羔头作为二毛皮和羊羔肉的副产品,现已开发成为固原地区非常有名的一种回族风味特色小吃。五香羊羔头一般选用30—35天的小羊羔头,具体做法是将羊羔头洗干净,浸泡一夜,第二天将浸泡好的羊羔头用沸水焯一遍,去掉血沫和杂质,然后加入独家秘制的高汤和作料小火慢炖两小时就可以出锅了。羊羔
头的吃法也很讲究:首先掰开羊羔头的上下颚,撕下腮帮的肉品尝。然后吃口条(羊舌头),第三步是吃眼仁,据说也是羊羔头里最好吃的部分。第四步吃羊鼻骨,很脆很补钙。最后,去掉羊头的两个叉骨,我们就可以吃到羊羔头的精华所在——羊脑。五香羊羔头嫩而不膻,相当美味,被称作小人参,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羊杂碎
羊杂碎
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固原拉皮
固原拉皮
固原拉皮,采用优质土豆粉制成,薄、光、筋道口感爽滑,佐以特色秘制的汁料,口味独特,酸辣可口。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
彭阳麻辣烫
彭阳麻辣烫
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爽口麻辣烫,固原麻辣烫跟四川麻辣烫不同,烫好的鲜美的菜在配上一碗汤汁蘸着吃,蘸着吃的汤汁加入了芝麻酱,蒜泥,辣椒,炒熟的油炸芝麻等等佐料,鲜美异常。
固原烧鸡
固原烧鸡
固原最好吃的烧鸡是当地农家养的土鸡,烹饪技术别具一格,吃起来味美爽口,堪称美味佳肴中的上品。
荞面油圈
荞面油圈
先将荞面用开水冲烫拌匀后,连同面盆放置于80℃水锅中10~15分钟后,取出凉至20℃左右,先搀进黑面粉少许,再加入酵面,用手蘸油做成1~2两的圆饼,中间钻一小孔,入油锅炸熟后,色黄褐,光泽闪亮,香甜可口。不但是回民群众的佳品,也是汉族群众的美食。
搅团
搅团
搅团为西北一特色吃食,陕甘宁尤好吃。搅团,在60-70年代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搅团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围城,一种是漂鱼儿。主要包括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
浆水面
浆水面
在百味小吃中,浆水面可称一绝。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可,关键在于浆水沤制的好坏。所谓浆水,是用新鲜的芹菜、白菜、甘兰等叶类蔬菜在开水中略烫,然后浸入盛有凉开水的罐中,加少量旧浆水作“引子”,密闭罐口,经乳酸菌的作用,一周左右菜有浓酸味,并带有清淡的特殊香气,这时便可食用。
做浆水面时,先将沤制好的浆水舀一勺入锅,并根据酸味浓度和食用者要求,酌情加清水兑合,烧沸,再加葱花、香菜、食盐、辣椒等调味品,待凉即成。煮熟的面条,调入清凉的浆水,吃一碗顿觉清凉透心。还有不少人独具匠心,把浆水直接作为一种饮料,在夏季代替茶喝。原因是浆水中含有乳酸菌,可以帮助消化,清肠利尿,有益于身体健康。
燕面糅糅
燕面糅糅
燕面糅糅即莜麦面,制作方法:将磨好的面用热开水和成面团,并揉匀后取适量填塞在专门加工燕面糅糅的器具内,挤压成圆的细条状,放在笼屉内用旺火蒸熟,吃时配以韭菜、蒜苗丝、辣椒油、蒜泥、醋汁等,正宗的固原地区彭阳民间制作方法口感极佳。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
荞麦面不仅可做成面条、搅团、馍馍,还可用一种木制的压床压成条状的"饸饹",蒸熟后柔韧而滑润,拌以葱花、肉丝、辣椒等作料。吃起来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茹河果脯
茹河果脯
杏脯是将鲜杏去核、晒干后制成的。经糖渍后,再经干燥而成,成品表面不黏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杏脯色泽美观,酸甜可口,色、香、味俱全,保持了鲜杏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并具有生津止渴,去冷热毒之功效。“茹河”牌杏脯选用本地特产红梅杏、曹杏、高山杏为原料,从源头上保障了果品的纯天然、无污染。
风景名胜
综合
风景名胜
综合
全市共有旅游景点16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5个,拥有3A级旅游景点2个,2A级1个。全市有21个注册旅行社,注册导游24人。
2015年05月,须弥山和固原博物馆入选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
固原古城
固原古城
固原古城位于宁夏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前114年(汉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县城),这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固原历史上的城。因其城坚池深,史称高平第一城。以后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筑原州城(固原城)。这是脱开原高平古城的空间扩大增筑后的一处新城,原高平城就成为新筑城的内城。从此,固原城就有内城和外城的格局。
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边境地带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陕西三边总督驻节之地,城防大为加强,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固原城也成为西北重镇。景泰三年(1450)修葺内城。成化五年(1469)增筑内城。弘治十五年(1502)三边总督秦纮筑外关城,“自徐斌水起,迤西至靖虏花儿岔,长六百余里,迤东至绕阳,长三百余里,即今固原以北内墙也”。万历三年(1575)三边总督石茂华主持给外城以砖。从此,固原城的最后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外城:周围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东城门三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两道:安边门、保宁门;南城门四道,万历时建,冠名者两道:镇秦门、镇夷门;西城门两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一道:威远门;北城门一道,万历时建,曰靖朔门。 固原古城城墙构造为“回”字形,在历史上甚为罕见,后因地方建设而被拆除,现保留的城墙只有少数部分。于南郊有古城墙遗址公园。
六盘山生态植物园
六盘山生态植物园
地处凉殿峡与小南川之间,海拔在1900~2590米之间,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390公顷,其中园区建筑面积3公顷,水域面积2.3公顷,绿地面积384.7公顷。植物园建设以森林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植物保护、科研教学为目的,遵循植物景观生态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原则,以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为主体,引进部分适宜的优良品种,分类规划布局,依次分为春色园、夏芳园等24个园区,有水月亭、虬龙展姿、野荷枕流、青松迎客、金蟾饮绿、苍龙卧波等21处奇特景观。植物园配植83科436种,分区种植,标志醒目、形成了体现中国花卉、中草药、森林生态为主体的特色区域景观。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别名圆光寺石窟,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55公里处须弥山南麓。
朝那城
朝那城
秦汉时期朝那县治古城遗址,位于彭阳县城西15千米处的古城镇境内。
盐湖
盐湖
盐湖在海原县城西部偏北,四面为群山环抱,海原至靖远公路横穿东西。
火石寨
火石寨
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有十多处石窟建筑,它是和须弥山石窟一脉相承的。
禅佛寺石窟
禅佛寺石窟
禅佛寺石窟位于西吉县火石寨乡蝉窑村,因其与固原县须弥山相连,又称“须弥山禅佛寺“,为唐朝佛教禅宗派流传圣地。
扫帚岭石窟
扫帚岭石窟
扫帚岭石窟位于西吉县城北15千米,火石寨乡南5公里的石峰群中,因山岭上生长做扫帚的毛竹而得名,亦称“云台山“、“西武当“。
无量山石窟
无量山石窟
无量山石窟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5公里,1988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博物馆
固原博物馆
固原博物馆位于固原市区,始建于1983年,占地1.4万平方米,1988年正式开馆,是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以历史文物收藏为主,又兼地方史和民俗文物及自然科学陈列的综合性省级中型博物馆。
老龙潭
老龙潭
老龙潭位于泾河上游的泾源县城西南19千米。景观险要,格局清新,有“斩龙台”,“猛虎洞”,“伏龙洞”,“高峡平湖”,“烈士纪念亭”等人文景观和四潭、“泾水八渡”、“又一村”等自然景观。
震湖
震湖
党家岔震湖流域面积达80平方千米。这里四周青山环抱,湖面碧波荡漾,一幅山水交融的美景。1920年“海原大地震”山体滑坡,堵截山涧、深谷、洼地,在西吉形成了40多处地震湖。
新十景
新十景
龙潭天影荷花映日,六盘云蒸须弥佛光,古岭雁鸣丹霞翠色,耕读弥新朝那遗韵,古道迢迢旧隘新曲。
丝绸之路申遗
丝绸之路申遗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须弥山石窟、开城遗址、固原古城4个点在“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联合“申遗”中,曾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列为我国48处联合“申遗”推荐名单,但因遗产点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大、地方财力极为有限、无力筹措相关经费,在2014年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固原竟没有一处文物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痛失机遇。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固原市建成区面积52.33平方千米,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26.39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3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43%,建成区绿地率21.19%。供水总量893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72.19升,集中供热面积980万平方米,天然气供给总量240.7万立方米。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
全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6天,其中优良天数320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87.4%。固原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均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共检测126个网格,区域噪声等级处于“好”的86个、“较好”的35个、轻度污染5个。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99起,死亡6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30.18%,死亡人数下降3.22%。全市安全生产经营性事故死亡20人,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38人以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50,控制在自治区下达指标内。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一、城市性质:宁夏南部及周边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二、城市发展目标: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城市。
三、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固原中心城区人口2015年约为28万人,2020年约为34万人,2030年约为45万人,远景人口规模可达50万人;2、用地规模: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2015年约为30.0平方千米,2020年约为35.9平方千米,2030年约为53.8平方千米。
四、城市发展方向:本轮规划期内中心城区以向西发展为主,适当向北和向南发展。
五、规划范围:东至东岳山,西至中河,北至沈家河水库和机场,南至九龙山和二十里铺,包含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所需拓展空间范围,以及与城区相邻的山体水域等对城区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面积约156平方千米,重点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六、期限:2011—2015年;2016—2020年;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七、城市布局形态:四区、五园、多中心。“四区”是指老城、新区、西南新区和西部新区4个城市功能片区。“五园”是指古雁岭、秦长城、东岳山、隋唐墓和九龙山5个生态文化园。“多中心”是以西南新区区域级中心、老城和新区市级中心为主,形成的区域级、市级和组团级3级公共服务中心。
八、功能分区:市区共分四个功能区,即老城区,建设用地24.6平方千米,以传统商贸、旅游服务、居住和配套服务功能为主;原试验区北部以商贸功能为主,南部逐步进行功能置换,以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主;清水河以东地区以商贸物流和工业功能为主;新区,建设用地10.1平方千米,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功能,以及居住和配套服务功能为主;西南新区,建设用地9.4平方千米,新增城市综合功能区,以中高端生产服务、旅游服务、职业培训、居住和配套服务以及物流功能为主;西部新区,建设用地9.7平方千米,新增城市工业区,以加工制造工业和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主,结合用地拓展村庄城镇化,配置少量居住。
九、城市绿地景观:景观体系分为景观轴线、景观节点和特色风貌区3个层次。依托城市道路重点建设3条城市景观主要轴线,分别为沿高平路形成贯通新区和西南新区的现代城市景观轴、沿中山街和寇乔路形成历史景观轴、沿文化街形成文化景观轴;形成9处人文景观节点,分别为区域综合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市级商贸中心、隋唐古墓文物核心区、古城西北城墙公园、大营城遗址、老城西组团中心、老城东滨河商贸区、新区北组团中心。
6处绿化景观节点分别为古雁岭生态文化园、秦长城生态文化园、东岳山生态文化园、九龙山公园、西湖公园、北海公园。根据功能不同规划形成5大类特色风貌区,即在老城清水河、长城路、利民路(规划)和文明路围合范围内,以固原古城为核心,延续城市传统肌理,形成历史古城风貌区;在城市中部新区、西南新区和老城三个城市功能片区公共设施集中区域,以各具特色的公共建筑和开敞空间为主,形成以公共空间为主的公共设施风貌区;在老城、新区和西南新区以集中居住区为主,在居住区开发中着重景观塑造,形成综合居住风貌区;在西部新区工业区、清水河工业区及火车站物流区等区域以工业类建筑为主,形成产业物流风貌区;结合城区周边规划5个生态文化园,将城区周边山体等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生态型风貌区。
十、建设目标: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区经济、文化、教育和流通中心职能;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打造更为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构筑更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为城市远景发展基本框架打好基础。
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
省域副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主战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品基地示范区、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重镇。
发布于 2022-08-24 12:51:52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4 11:43:58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4 21:43:13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4 18:4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