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扬金融资本咨询服务-奇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富, 投资理财的需求也就更加旺盛了,即便是普通的中国大妈都加入到了理财的队伍中。如今,但凡有点经验的投资人一定会对第三方理财有所耳闻,也有不少人接到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推销电话,但是大多数人却不太清楚何为第三方理财。

奇扬金融资本咨询服务-奇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有四五百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其中当然有靠谱的机构,同时也有非常多不靠谱的。为了让投资人对第三方理财有所了解,小编今天就来梳理梳理第三方理财的前世今生。

起初举步维艰,无奈寄人篱下

在第三方理财兴起之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基金公司发行基金、券商发行资管计划、信托公司发行信托,投资人一般直接找这些发行方购买产品,也就是说,金融机构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为投资人提供理财服务。

但是,王婆卖瓜都要自卖自夸,若是自产自销,更要夸得天花乱坠了。金融机构的理财经理一个劲忽悠投资人,投资人毕竟不都是专业人士,难以分辨其中的真假好坏,再加上后来国内金融业蓬勃发展,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可谓琳琅满目,投资人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判断买到靠谱的产品了。

展开全文

既然投资人有了选择困难症,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专业且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就孕育而生了,至少他们总是自称是专业并且独立的。

第三方理财作为提供各种投资产品的金融机构,理论上能够为投资人精心挑选产品、合理配置资产,但是第三方理财也不过是金融产品的代销机构,在中国金融界销售为王的大环境下,也就难免沦落到以销售为导向,毕竟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仅自己要盈利,还得用高薪养活手下众多的理财经理。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切都是国有的好,在普通大众眼中,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股东都是些各种奇奇怪怪的背景,压根没有社会主义优越性,人家就相信银行、券商、基金等有国家撑腰的金融机构。因此,第三方理财机构一直以来就没有很受欢迎。

既然投资人不太信任第三方理财机构,那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借个羊皮来批上,也可以说是寄人篱下吧,总之就是要让投资人感觉美好一点。例如,如今大名鼎鼎的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之王诺亚财富,当初就挂在湘财证券旗下,作为券商的财富管理部门抛头露面,逐渐取得投资人信任后不断壮大,诺亚财富最终脱下了羊皮,展现出了第三方理财的雄壮身姿。

变身影子银行,走向野蛮生长

第三方理财机构如今能够蓬勃发展,还要感谢党和国家的伟大决策。虽然,党和国家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支持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发展,但是2008年的那个四万亿就给了第三方理财不小的帮助。

众所周知,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又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金融危机,即便是社会主义的天朝也不能幸免,不少企业处于生存困难的悲惨境地。这个时候,伟大的党和国家推出了四万亿政策拯救经济,具体措施就是通过银行进行大规模放贷,补充企业资金,让他们活下去。

四万亿的英明决策最终效果显著,不少企业不仅度过了危机,还成长为了大企业。可是,问题来了,大企业此时需要更多的钱维持生产与经营,可是银行已经不想继续借钱了,甚至还想着收回上次借出的巨款。

这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融资困难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死吧!银行不借钱,那就找其他金融机构借!

这个时候,还没有走红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挺身而出解决了企业融资问题。第三方理财机构把大企业融资需求包装成理财产品,然后卖给投资人,如此一来,企业融到了钱,投资人也理了财,一举两得。这种模式下,第三方理财机构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也就变成了影子银行。

至于投资人为啥会在2008年改变对第三方理财无视的状态,那就要从股市崩盘说起了。2008年之前,股市行情大好,无论是银行、券商和基金公司都拼了命让人炒股、购买基金,2008年股市崩盘了,投资人损失惨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早已把钱赚走,股市崩盘对他们来说影响不算太大。但是投资人就不开心了:这不就是坑我吗?于是,有不少投资人从此转向了第三方理财的怀抱。

由于企业融资需求旺,投资人投资需求也旺,于是变身影子银行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从此走向了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当然其中有不少机构走偏了路,以至于整个行业基本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有媒体就曾经总结了国内第三方理财的乱象,主要有以下三点:

奇扬金融资本咨询服务-奇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乱象一:进入门槛很低,机构良莠不齐。有不少根本上就是骗子公司,靠着以新钱填补旧账维持运转,一旦资金链断裂,只能溜之大吉。

乱象二:产品混乱不堪,理财顾问懵懂。市场上什么产品都敢卖,收益率动不动就高达10%以上,理财顾问除了忽悠百姓买产品,对许多问题一问三不知。

乱象三:监管尚处空白,缺少行业自律。第三方理财到底归哪个部门主管,没有明确说法,而其自身也没有行业协会予以自律和规范。

虽然国内第三方理财市场乱象丛生,但口碑好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还是有的,投资人可以选择口碑较好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不过,凡事总要多一个心眼,好机构也有不好的理财经理和不好的产品,投资人切勿盲目相信第三方理财机构,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心谨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靠谱的理财产品


原文链接:https://015098350.com/56239.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1 15:10:53  回复
方理财业务的发展,但是2008年的那个四万亿就给了第三方理财不小的帮助。众所周知,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又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金融危机,即便是社会主义的天朝也不能幸免,不少企业处于生存困难的悲惨境地。这个时候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1 09:46:52  回复
不好的产品,投资人切勿盲目相信第三方理财机构,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心谨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靠谱的理财产品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1 14:43:53  回复
理财机构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也就变成了影子银行。至于投资人为啥会在2008年改变对第三方理财无视的状态,那就要从股市崩盘说起了。2008年之前,股市行情大好,无论是银行、券商和基金公司都拼了命让人炒股、购买基金,2008年股市崩盘了,投资人损失惨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