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铅笔道 记者 贾民将
►导语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刘娅楠(以下简称“刘”)在办离职手续,徘徊在无业游民状态的她,完全想不到当天下午的剧情大翻转。
下午2点,在华映资本的办公室,她获得融资。而此时,她还没注册公司,也没有任何创业经验。
一个月后,刘成立“罐头视频”。这是一个短视频品牌,每个视频时长2~3分钟,能让用户在开心欢乐的同时,收获一个生活技能。
其中很多视频播放量过千万,如夏天T恤改造、旧衣改造、冷泡茶、西瓜的高能吃法等。“就像电视台有无数的栏目一样,之后‘罐头视频’也会有生活方式各垂直领域的内容。”
展开全文
目前,“罐头视频“已有《罐头小厨》、《罐头DIY》、《星期五来了》三挡栏目,《工匠实验室》、《罐头萌宠》会在本周上线。“这些栏目都有统一的调性,会让用户get一个新技能。如此,用户才会产生刚需。”
截至7月底,“罐头视频”在全网累计播放2.98亿。连续两个月在秒拍原创视频排行榜排名第八。
注: 刘娅楠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她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天使融资
见到刘娅楠时,正是中午。在一家热闹的星巴克,她大吃特吃,颇为活泼。记者以为她是90后,但刘嘿嘿一笑说:“我是80后。”
刘已在媒体10年。她最初想成为一名战地女记者,但世界和平,便进入报社,做了新闻记者。“天天见陌生的人,听陌生的故事。”
2006年,以搜狐、新浪为代表的门户开始从报社招聘媒体人,刘是第一批进互联网的“报纸人”。之后,她在搜狐时尚生活文化中心任职主编,覆盖时尚、母婴、美食、旅游、文化、城市生活等各个频道。
2015年,她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后者生产的短视频,4个月播放量达4亿。因个人原因,刘想到了离职。“只有创业,方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想法。”
过程中,刘认识了几位投资人。其中一位了解了刘的背景和工作经历后,一直与她保持联系。
去年3月中旬一个上午,天气格外晴朗。刘刚办完离职,投资人就打来电话:“今天办离职吗?吃完饭可以过来聊一下,我们合伙人都在。”
下午2点,刘来到中环世贸大厦,投资人笑言项目可以直接签。于是,还没来得及享受无业游民生活的她,又负上“重担”。
第一期上线
融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合伙人。刘早有人选:徐丹阳。刘与徐认识多年,“她会视频制作、策划、剪辑,一个片子可以连磨24小时,是我见过工作最用心的”。
刘之前两次挖她,都没成功。这次,刘说不挖了,一起创业。后者犹豫了10天,被其打动,于是带着自己的部分团队,一同加入。
4月18日,“罐头视频”成立。随即展开调研,“完全不看国内的片子,也不看日韩的,只研究如Buzzfeed,Tastemade等欧美视频节目”。
其中,BuzzFeed的视频脑洞开得特别大,但又可以教年轻人技能,如开酒瓶子的12个办法,或者如何向暗恋的同事告白,如何与老板提加薪等。
2周后,刘形成了清晰的想法。她对标Buzzfeed,想打造成一款短视频品牌,坚持欧美风、快节奏,2~3分钟教给用户一个小技能。
初期,她想从美食切入,“美食覆盖人群多,容易成为爆款”。
但第一期拍什么呢?恰逢5月初,西瓜大批量上市,“楼下就是超市,买食材很方便”。刘查西瓜吃法时,发现无非是炒西瓜皮,“老太太都知道西瓜皮可以炒”。
确定以西瓜的另类吃法为主题后,团队开始头脑风暴。其中一个灵感来自国外的一档家庭生活剧,里面有烤水果的镜头。刘想到不如烤西瓜,还可以将西瓜裹上面粉煎,“做出来还挺好吃的”。
策划好关键环节,剩下的拍摄、剪辑就轻松许多,“最多2天就能拍完”。“刚开始剪得有点慢,用了3天。毕竟是第一期,1周才搞定。”
5月5日,“西瓜的高能吃法”上线。视频传至微博、秒拍。秒拍推荐转发后,陆续被全网20~30个大号转发,在微博、秒拍播放量过1000万,全网累计2000多万。
坚持实用
如此成绩与刘之前的工作经历不无关系。
www.sohu.com的首页,是搜狐门户流量最高的地方。当年首页第一屏,有时尚文化生活中心的内容推荐位。
在搜狐期间,刘的一部分工作便是在此处排10篇稿子,配10个标题,并随时更换。搜狐后台有一个流量统计工具,一篇稿子放上去,5分钟就能看出稿子的点击量。“不行就换标题,实在不行就换稿。”
这工作刘干了5年,最终收获一点:明晰了网友需求。“稿子发之前,就能知道稿子有多大点击量。在直面网友的过程中,我们训练出了这种网感。”
第一期视频旗开得胜,内部却进入“方向混乱期”。90后小伙伴认为技能有点老,可以更有创意。比如制作一个瓶子状的蛋糕,“他们觉得这都不够有创意”。
但东西有趣,不一定实用。团队在“实用”与“有趣”之间争论了好久。而接下来的一期,扭转了团队的思路。
“罐头视频”策划了一期很有趣,却没那么实用的内容:一个Seven-Eleven 15元的盒饭,被重新组合、装饰后,放入一个大盘中,配上高大上的音乐,看起来像一道法餐。
视频播出后,播放量100多万,成绩虽不差,但反响不如第一期好。
团队再次反思,定下“罐头视频”内容结构:坚持实用性优先,让用户获得小技能,在此基础上加入有趣元素。
“罐头妹”出境
“法餐”这期视频的意义不止于此。视频中,还有一个女孩(罐头妹)出境。
加入“罐头妹”的决定也发生于“方向混乱期”。那时,刘发现国内有大量美食视频,与“罐头视频”产品雷同,同质化严重。
一个周末,刘与合伙人针对此问题从早讨论到晚。讨论间,刘说道:“所有的PGC都是教用户做饭,这是可以抄袭的。但有一点不能抄的:人。你复制不了我的演员。”
这就是加入“罐头妹“的原因。但她是一个植入的搞笑角色,是视频的配角,主要目的还是教人技能。
视频上线时,刘转发到朋友圈,很多朋友来问视频里的小姑娘是谁,说很喜欢。“虽然‘法餐’这期差评比较多,但所有的好评都来自‘罐头妹’。”
“她原本是团队的设计师,颜值高,人见人爱。现在已有了大量的粉丝,50%~70%的评论都冲她来的。”
同期,“罐头妹”还在“罐头DIY”出镜。其演技稳定后,“罐头视频”又开了一档情景剧《星期五来了》。
◆图右为“罐头妹”
《星期五来了》主要教年轻人社交技能。“有几个同事特别热衷于此,他们几乎是为情景剧而活,整天研究怎么拍。”
最近,“罐头视频”上了一档情景剧——《金牛座的一天》。创意来自生活。“团队的确有个金牛座,精于计算、抠门。铺20元/平米的复合地板,为了省掉中间那块地毯钱,可以拿笔算一下午。”
累计播放2.98亿
随后,“罐头视频”策划了一档男性DIY栏目——《工匠实验室》。“之前有女生DIY,但也就改个瓶子,做做收纳,有用户留言,为什么没有男生的?”
团队正好有一同事,会做木匠活。“本来找他来做女性DIY的,他说我不是不能做,但是你知道吗?我是连房子都会盖的人。”刘想算了,干脆让他做一个男性DIY栏目。
如今,“罐头视频”已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每周开2次选题会,第一次全报选题,第二次从中选出5个,定下一周选题。一天一条,一周5期,每期时长1~3分钟,周六日与粉丝互动。
7月初的一天,下午3点多,秒拍发布了一个6月原创视频榜。当天5点多,刘发现,“罐头视频”播放量排第八。同样进入榜单的,是一条、二更等视频大号。刘很开心,个人掏钱给员工发了几千元红包。“在PGC里排前十,非常不容易,前前后后的都是存在2~3年的PGC了。”
同月,“罐头视频”还准备了一档《罐头萌宠》栏目。之后,还会有美妆、母婴等垂直栏目上线,“未来都会拆出来单独运营”。
截至7月底,“罐头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2.98亿,7月在秒拍播放量为8019万,两次排名第8。
“罗辑思维用10分钟给你讲400页的书,我们用2分钟告诉你一个生活技能。”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校对 王 姝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发布于 2022-08-04 15:10:05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4 14:33:11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4 17:44:51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4 22:26:26 回复
发布于 2022-08-04 23:26: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