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中国平安金融集团宣布加入R3联盟,随着R3联盟的逐渐扩大,区块链的概念也越来越火。 从比特币公司的转型到BAT相继宣布在区块链方面的实践,证明了不管什么概念,只要进入国内视野必能大火一把。
R3联盟与R3CEV公司
在R3CEV的首页上,赫然写着“R3 is an innovation firm focused on building and empowe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technology”,这段话表达了R3的“通过技术变革整个金融业”的雄心壮志,你难以想象一家创立不到4年的公司能够让全球超过50家的大金融机构相继加盟其发起的一个组织。这还得从R3CEV这家公司以及它十分厉害的创始人说起。
R3CEV成立于2013年1月,有三位创始人分别是David Rutter(CEO)、Jesse Edwards(CFO)、Todd McDonald(COO)。CEO David Rutter有30多年在华尔街顶级机构工作的经历,长期以来对金融市场创新保持着高度关注,曾在全球金融衍生品电子交易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还曾担任世界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商之一ICAP Pic的CEO十年,而更早时是金融服务公司Prebon Yamane的合伙人。
CFO Jesse主要负责R3联盟三大主要板块的合作发展,包括对下一代金融服务和技术公司的早期风险投资,培养新金融科技公司。在创立R3CEV之前,Jesse曾就职于一家顶级投资银行。
COO Todd主要负责R3的分布式记账的探索,建立风投认可的区块链公司和认可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机构的关系。在加入R3之前,Todd在渣打银行的金融市场交易和管理部门工作了14年,担任电子外汇交易主管和外汇管理总经理。
三人的金融履历奠定了R3CEV凶猛的发展势头。这显然也是R3CEV能够吸引到众多大金融机构能够加盟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便是区块链的魅力。在亿欧此前发表的文章《还玩互联网+?该玩区块链+了》中已经部分阐述了区块链对于未来的改变,然而那并不是全部,区块链还暂时无法带来盈利,作为底层技术在将来可能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因为提供区块链技术而盈利,这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出,人们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商业模式而盈利,而并非直接因为提供给他人互联网而盈利。
但是,区块链的诱惑在于其非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今年5月,中国平安金融集团宣布加盟R3分布式分类账联盟,和全球四十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基于分布式共享分类帐的商务应用。这四十多家机构包括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花旗集团、德国商业银行、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等等。同时R3还发布了一个新平台Corda™,是一个集记录、管理的同步金融协议的平台,应用于平时的金融机构交易中。带领团队经历6个月时间完成Corda™的R3的CTO Richard G Brown表示Corda™虽然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系统的好处,但还不能使区块链适用于所有银行业务场景。
实际到目前为止Corda™集合了区块链的精髓,Corda™的主要特征包括:1、Corda™不会公开共享不需要的数据:机构们只有在签有协议的情况下才能合法知道一些数据;2、Corda™的工作流程是去中心化的,只在各个公司之间而没有领导机构;3、在单个节点上Corda实现了一致性;4、Corda™的设计天然具备控制和监督的职能;5、Corda™的处理过程由可关联的节点相互交叉验证,而不是在广泛的范围内纳入不相关的验证者;6、Corda™支持大量机械性的场景交易;7、Corda™使传统合约和智能合约无缝对接;8、Corda™是建立在行业标准上一个工具;9、Corda™没有使用本地加密货币。
展开全文
Corda™Corda是R3公司实质性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具备了很多区块链的优点,但仍不够开放和智能。不过Corda™将会在使用中愈加完善。
中国的区块链联盟——China ledger
China ledger联盟(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成立于2016年4月19日,由11家机构共同发起,分别是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深圳招银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厦门国际金融资产
交易中心、大连飞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矩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瀚德创客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乐视金融、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上海证券交易所前工程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秘书处设在万向集团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
该联盟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研究开发分布式总账系统及衍生技术,旨在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区块链技术,适应中国的商业环境。万向区块链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发起成立China ledger更好地帮助人们意识到现在中国在区块链技术领域所拥有的机遇。 China ledger的成立是中国加入区块链全球竞赛的第一跑。
同时,中国的监管部门对于区块链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开放的,在央行研究的数字货币上,区块链也功不可没,数字货币有望成为中国的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最早大规模应用。
区块链发展速度惊人
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核心,也意味着互联网将从传递信息的信息互联网向转移价值的价值互联网进化。而建立联盟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比各个金融机构单枪匹马要强。同时也会加快区块链技术的成熟。
与国外不同,中国的区块链应用最早是在非金融机构,而美国则是率先应用到了银行。China ledger的11家发起机构比R3联盟现有50多家机构相比要少很多,但是正在快速扩张中。这一过程会比较艰难,还没有一家我们熟知的中国商业银行加盟,但相信随着China ledger的研发达到一定水平,会吸引到更多机构进驻,这样中国的金融机构相会抱团研究区块链。中国民间对于区块链的热情要比银行高得多,银行业又一次在金融创新上处在滞后的位置。
而 对于这些金融机构来说,他们想要抓住区块链,就如同是在抓住下一个战场的入场券和主动权。即使在区块链的前途还不太明朗的情况下,谁也不希望自己落后。
除了银行业,纳斯达克已经完成了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证券交易,这对于证券行业及金融市场去中心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区块链技术的进阶之路,Melanie Swan在《区块链-新经济的蓝图》一书中,将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分成了3个阶段: 区块链1.0是指货币,即与现金有关的加密数字货币; 区块链2.0指合约,即股票、债券、期货、贷款、智能资产和智能合约等非货币应用; 区块链3.0指非金融应用场景,比如政府、健康、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应用。
我们已经从1.0到了2.0,让区块链更好的帮助我们点对点交易、记录、确权、智能管理。
从测试到运用,道阻且长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方面的尝试,但是真正成为广泛运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主要需要克服三个方面的困难:必须与制度达到平衡、与现有银行经营融合难度大、网络安全对数字货币的威胁和容量。
现有制度是建立在国家概念上的,但区块链没有这一概念,对监管也是完全颠覆,对现有的体制形成冲击。货币发行和监管机制不当,区块链需要找到现有制度和区块链规则的平衡。
银行对于金融创新的态度比较开明,但真正达到运用级别还得从安全、效益、监管的角度去考量,必经涉及民生,商业银行在运用新技术时必须是已经成熟的技术。
网络安全问题依旧很严峻,数字货币失窃的事情时有发生,现有的区块链系统还无法承载百万级的用户量。
本文作者张安媛,亿欧专栏作者;微信:zayzay_011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5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80元
100元
其它金额
任意赏:
发布于 2022-08-03 04: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