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蒯振舜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币加入SDR,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行各业都可能遇到“寒冬”,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发挥大家的智慧规避风险,我们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机遇往往伴随危机而生。2017年,对于中国也许又会是一次新的起点,就像1919年、1949年、1979年一样不同寻常,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梦想,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崛起。
中国大国崛起
作为普通的中国人,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更要有创新精神。公司领导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管理方面、审计方面、以及所在行业的基础知识,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并进行职业判断,争做复合型人才。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家企业医院,在平时的财务工作中会接触企业与医院两种会计制度,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方法引入了许多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例如,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等。其实,不同行业中的许多优秀的管理方法都可以相互借鉴。目前,医院财务管理方面为适应新经济,要求财务管理转型的类型也许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所启发。
展开全文
有管理能力,审计思维等
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转型的具体类型如下:
1、战略管理型:具有MBA背景,框架性及创造性思维、形成方案的能力。
2、财务监控型:具有财务、审计背景,逻辑思维,控制、 判断及协调能力
3、日常理财型:具有会计、财务背景,分析及综合性思维,组织及协调能力。
4、会计核算型:具有会计背景,分析性思维,操作能力
一、医院财务管理需要转型
医院财务管理为什么需要转型?我们要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根据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的变革趋势与医院财务管理转型重点。
(一)、 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
1、运营目的
非营利医院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总体上是以宏观的社会效益为目的。
医院回归公益性特征
2、资金来源
非营利医院所需要的资财,全部或部分来自各级政府或上级单位的预算拨款、本单位收支结余以及接受捐赠等,政府或捐赠人并不期望按期收回所提供的资财,也不约定按所提供资财的一定比例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公立医院由财政补贴,其他医院由出资方补贴。
3、收支活动
除财政或上级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业务收入。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实行经济核算,其业务收支大都与医疗活动相联系,管理因而其可通过扩大医疗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增收节支,可以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虽然没有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知识形态的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4、纳税
有经营性收入的医院仅就其经营结余部分计算交纳所得税,通过预算拨款的非营利医院无需交纳所得税。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会计核算忽略了责任会计核算,客观性、稳健性和充分性较差。财务计划自上而下的计划平衡,忽略了与战略、流程层面以及业绩管理的衔接。财务监督中存在与风险控制脱节情况,决策控制和流程控制薄弱。财务分析中的指标运用,容易忽略与经营分析的结合,不重视非财务指标分析,与业绩管理脱节。纳税管理环节一般没有专门纳税管理机构,偷税、避税、纳税筹划容易混淆。
一些风险控制环节失效
(三)、医院财务管理变革趋势。
以上存在的问题,使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面对挑战,需要进行变革。医院财务从收支管理发展到价值管理,更加关注投资者价值、顾客价值、员工价值和供应商价值的实现;从日常理财发展到战略理财,关注决策支持、财务战略制定、战略业绩的实现;从部门理财发展到流程理财,关注作业层面控制、动态控制、业务与财务一体化;从财务监督发展到风险控制,关注风险管理组织、风险控制程序、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从报表分析发展到业绩管理,关注于非财务指标、关注业绩评价和改进、关注信息管理的深化。
业务与财务融合在一起,一体化运作,想错都不行
(四)、医院财务管理转型重点。
财务管理要不断变革与创新,从细节出发,又要抓住关键要素,体现管理价值。医院财务管理转型重点如下:
1、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方面以编制全面预算为纲领,进行控制。着重财务预测分析,包含收支和资金预测;决策分析包含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
2、财务控制
控制方面包含前馈控制、预防性控制与过程控制等全方位控制。系统的考虑问题,做到财务精细化管理,严密掌控。
3、业绩管理
责任中心预算分解,使预算尽量细化,责任中心预算执行跟踪;责任报告编制、评价和考核等。使财务指标评价与管理激励联系起来。
以上我们了解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变革趋势,以及财务管理转型重点。在财务管理转型重点中第一种类型是“战略管理型”,我们就以“战略管理型”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医院财务管理第一种转型类型:“战略管理型”。
“战略管理型”要求财务人员具有MBA背景,框架性及创造性思维、形成方案的能力,特别要了解战略财务管理的涵义与特征,精通战略财务管理的内容。战略财务管理是伴随战略管理而产生的。
(一)战略财务管理的涵义
财务战略是职能管理之一,当管理从业务管理层次向战略管理层次转变的时候,战略财务管理就成为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战略财务管理就是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战略层次上对财务资源进行管理。战略财务管理既是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新经济条件下,这里的财务资源应该是一种泛财务资源的概念。泛财务资源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硬财务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主要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无形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其中知识资源应该包括人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等。新经济条件下,作为传统财务管理对象的资本循环概念应该包括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循环。战略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战略应该是根据理财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实现理财目标,对影响单位的重大财务问题制定方向性的谋略。
财务战略思维导图
(二)、战略财务管理的内容
从现代财务活动的内容看,战略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财务管理内容和目标,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战略融资管理、战略投资管理、战略并购与重组管理及其由此引起的协同效应的衡量、风险管理和税收管理等。电力公司近年要开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部分也属于这个范畴的内容。
(三)、战略财务管理的特征
战略财务管理是为谋求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单位战略、加强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由此可见,战略财务管理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个性。
战略财务管理的“战略”共性体现在:第一,全局性和长期性。战略财务管理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总体发展战略所在的描述,是未来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作用,并且财务战略已经制定就会对单位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第二,导向性。战略财务管理规定了未来较长时期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战略财务管理的“财务”个性体现在:第一,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单位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第二,财务战略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第三,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战略财务管理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战略财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是注重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注重各类资源的整合,注重财务战略的创新。
其他医院财务管理转型类型还有“财务监控型”,要求财务人员具有财务、审计背景,逻辑思维,控制、 判断及协调能力。今年电力公司开展“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要求,其实就是从审计角度分析财务业务,从而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
有审计思维的财务人员
还有“日常理财型”,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会计、财务背景,分析及综合性思维,组织及协调能力;以及“会计核算型”,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会计背景,分析性思维,操作能力。这两种转型类型属于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总之,在新经济条件下,要求CEO与普通财务人员都要有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管理方面、审计方面、以及所在行业的基础知识,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并进行职业判断。也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加强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加强执行力,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发布于 2022-07-22 00:51:08 回复
发布于 2022-07-22 02:1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