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原因经济层面-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十七﹑一战后的世界

战后初期各国:(苏德匈印土美)

苏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处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帝国武装干涉的危险中:①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 在城市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现监督 ③ 在管理上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对生产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④ 在流通分配领域,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日用品配给制,对成年人实行义务劳动制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新经济政策:① 在农业方面以征收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有限度地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工 ② 工业方面允许一定的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废除总管理局制度,给予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③ 分配方面改革平均主义的分配制,按劳取酬,承认个人物质利益 ④ 在流通方面,允许国内自由贸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二者的比较:① 背景不同,战时是在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内政治危机日益危机的形势下进行的,新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国内爆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为纠正战时共产主义的不良后果而进行的。② 特点不同,在对待个体小农,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态度上,战时共产主义是全盘否定,新经济政策是关心,引导,利用。③ 内容不同:在农业上,战时实行余粮收集制,新实行收实物税;在工业上,战时将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新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商业上战时实行垄断制,新实行有限的自由贸易;在分配制度上,战时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新实行按劳分配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④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上,战时实行直接过渡制,新实行间接过渡。⑤ 影响不同:战时挫伤了农民和企业的经营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工农联盟,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德国:

基尔水兵起义:1918年11月初,为了抗议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出海作战命令,德国基尔港水兵集会游行,遭到镇压后水兵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得到工人的支持,成立了士兵苏维埃和工人苏维埃,起义者控制了全城,军舰上到处升起了红旗,基尔起义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

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1919年德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初,基尔港的水兵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举行起义,揭开十一月革命的序幕。11月9日,柏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社会民主党建立以艾伯特为首的政权。1919年4月,巴伐利亚起义,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起义失败,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1919年8月,通过《魏玛宪法》,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1919.4在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高潮中,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并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共和国采取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使德国革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5月就被艾伯特政府扼杀在血泊之中,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

卡普暴动:1920年德国发生的反动军事政变。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军队的数量虽然裁减了,但军官团还是由原来的人员组成。1920年,驻扎了波罗的海的5万德军奉调回国,军官们得知裁军消息后极为不满,在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支持下,3月13日,帝制派军人占领了柏林政府区,并拥立东普鲁士地方官卡普为总理,德国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叛乱头子得不到支持,纷纷外逃,3月11日暴动失败,表明国防军已成为国中之国,是站在反动保守势力一方的。

展开全文

匈牙利:

匈牙利革命的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原因:① 内政外交的严重危机使资产阶级政府无法继续统治下去,日益高涨的群众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帝国主义的干涉更加剧了它的危机。② 共产党十分注意武装问题,争取了大多数军队的支持,建立了众多的工人赤卫队,形成了对资产阶级明显的优势。

印度:

甘地主义: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创立的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四部分:① 宗教泛爱观和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 ② 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③ 主张经济正义,经济平等和经济自主的经济思想 ④ 发展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主张宗教团体法和爱国主义的平等社会思想。

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制造的屠杀事件。1919年4月,英国殖民当局在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城驱逐两名民族运功活动家,4月13日,国大党组织2万人举行集会,抗议殖民者的暴行,遭到殖民当局的镇压,数百名群众死亡,另有数千人受伤。惨案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一种方式,他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达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的目的。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促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走向高涨。1920年12月,国大党年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第一:所以印度人都应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第二:如果第一条不发生效力,就对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并抵制英货,最后逐步走向抗税阶段。1921-1922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4年以甘地领导的食盐长征为开端开展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工农运动往往突破非暴力限制而遭到甘地的终止。

一战爆发原因经济层面-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土耳其:

凯末尔革命:1919-1923年,土耳其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投降,1920年8月,苏丹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1920年4月,凯末尔组成以他为首的政府,同年打败苏丹哈里发军,1922年战胜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军。同年废除苏丹制度,推翻奥斯曼帝国。此后,土耳其进一步废除哈里发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

凯末尔主义:指导土耳其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原则被称为凯末尔主义。是一种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主要包括:① 共和主义,反对封建君主制,实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 平民主义,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 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④ 国家主义,在国家的帮助和监督下,发展民族工商业,实现经济的自主和独立 ⑤ 改革主义,反对保守,坚持政治,经济等各项改革 ⑥ 世俗主义,实行政教分离,摆脱伊斯兰教封建势力对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控制。凯末尔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在其指导下土耳其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战爆发原因经济层面-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凯末尔改革:① 政治方面:废除素丹制和哈里发制,实行政教分离,制定了资本性质的民法,商法,刑法三大法典 ② 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废除封建的什一税 ③ 在思想文化方面:扩大世俗教育,实行文字改革 ④ 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兰教的各种成规陋习。

美国:

美国进步运动:1900-1917年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进步运动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改革运动,目的在于消除美国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在内容上,进步运动同时在联邦,州和市三级展开,从政治上争取妇女选取权,市政改革到经济领域的反托拉斯运动。从救济穷人和改善工人待遇的社会正义运动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

柯立芝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总统柯立芝执政时期(1923-1929)出现了高持续的增长和繁荣,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主要原因是柯立芝采取“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但由于股票投机成风,繁荣本身有一定虚假性,这种繁荣孕育了新的危机。

20世纪20年代政治概貌:(英法德意日)

政治总体上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许多方面呈现历史的进步:① 欧洲三个反动落后的帝国垮台后,代之而起的是苏俄,德国,奥地利,波兰9个共和国 ② 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日趋完善,突出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各国的选举制都有发展,美英德意在20年代陆续实行普选制,给妇女以选举权,二是欧美都是几个资产阶级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执政,部分国家的改良主义工人政党参加执政,社会党人上台后,大多宣布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③ 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在德意日和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政党的独裁统治。

英国:

蒙德主义协定:1926年,英国工人大罢工后,资产阶级加紧反攻倒算。1927年,颁布了一项被工人阶级称之为“工贼宪章”的“劳资协议和工会法”,取消了工人的许多权利。同时,政府也对工人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理事会号召工人放弃斗争与资本家合作。1928年7月,以化学及电力工业巨头蒙德为首的20多位资本家与工人理事会签订了蒙德主义协定,主张以调节制度取代罢工,开展生产合理化,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这种工会领袖和工业巨头合作的政策被称为“蒙德主义”,协定缓和了英国的劳资矛盾,使英国经济趋于好转。

麦克唐纳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

1926年帝国会议:为解决英国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英国于1926年10月召开了帝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但由于自治领在防务上需要英国军队,特别是英国海军的保护,以及英国和自治领在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它们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宣布效忠英王,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1926年帝国会议的决议。

《威斯敏斯特法》: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确认各自治领地位的法案。主要内容:联合王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和纽芬兰组成英联邦,自治领成为独立平等的主权国,以英王为国家元首,主权国议会和帝国议会地位平等,具有废止或修改与英国法律相抵制的法律,命令,规章的权力。凡未经自治领明确请求并得到其同意,英国议会无权代为立法,在对外事务上,规定自治领有独立的外交权。《威斯敏斯特法》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以后,英国通过英联邦的形式,加强在贸易领域的协商,并组成了英镑集团。

法国:

政局动荡不安,外交上将“安全”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加紧压迫德国支付战争赔偿,并在欧洲大陆建立军事同盟体系

小协约国: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为了防止匈牙利修改《特里亚弄条约》和保加利亚修改《纳依条约》,分别缔结了三项双边同盟条约,在中欧和东南欧也形成一个同盟体系,通称“小协约国”。

马其诺防线:一战后,法国为使德军再次来犯时得以自保,在法国北部修筑的防御体系。法国从1928年开始建造马其诺防线,至1936年初期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历时8年,耗资500亿法郎。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马其诺防线并未起到原先设想的作用。建造这个著名阵地工事的目的是使法国在防御上固若金汤,但相反却助长了法国人的苟安情绪,腐蚀了军队的战斗精神,给1940年的军事崩溃埋下下了种子。

德国:

《拉巴洛条约》:1922年,一战战败国德国和被排挤的社会主义苏联在拉巴洛会谈,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条约规定: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按最惠国待遇开展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款战争损失的要求,德国放弃苏俄政府赔偿昔日德国企业主财产的要求。《拉巴洛条约》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肯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反苏阵线,为苏德经济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苏德长达10年的友好合作时代,史称“拉巴洛时代”。

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由,出兵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停工,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英美害怕德国经济趋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鲁尔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法国也未能从占领鲁尔中获得好处,最终导致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由法国转至英美手中。

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三个文件:

道威斯计划: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的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主要内容:① 稳定德国通货和平衡德国预算 ② 规定德国赔款的来源 ③ 第一年赔偿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其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 ④ 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 ⑤ 德国经济应受协约国代表的监督,还要保证德国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活动的自由。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时获得解决。

杨格计划:1929年由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制定的德国赔款计划。1929年德国宣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英法美德意日等国代表组成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打算“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的报告”,杨格计划的实施,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扩大了外国对德国的经济渗透。

洛桑协定:1932年协约国与德国达成的一项最后解决解决赔偿问题的协定。1932年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战争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告急,6月协约国在洛桑召开会议再议赔款,7月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最后须支付30亿马克作为其解除其赔款义务的补偿。但批准这个协定的前提条件是须妥善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定》始终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

意大利:

20世纪20年代法西斯政党建立并夺取了政权

日本:

20世纪20年代,政党内阁出现,1918年,政友会总裁原敬成为第一届政党内阁的首相,外交上“协调外交”与“积极外交”交替实施。

协调外交:一战后原敬内阁推行的与英美妥协的外交路线。为了适应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在维护日本既得利益的基础上扩大权益,1924-1927年担任日本外相的币原喜重郎执行一种相对缓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对美国由对抗变为协调政策,承认苏联恢复两国的邦交,对华提出不干涉内政,力图通过在中国扶植代理人和扩大经济渗透的方法扩大在华利益。必要是扔斥诸武力,并非真正不干涉。协调外交有利于维护当时国际格局的稳定,后来遭到国内主张武力侵华势力的反对,被称为“软弱外交”

和平条约:

《洛加诺公约》:1925.10 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加诺城举行国际会议 ,以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所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① 德与法比之间的领土维持现状,不违反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协定,三国保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英意充当该公约的保护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② 德与法比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今后发生的争端不能通过正常外交方式和平解决时,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常设法院解决 ③ 法同波捷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如缔约一方遭到来自别国的侵略时,彼此应立即给予支援和协助 ④ 允许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该条约使德国重返帝国列强行列,是西方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非战公约》: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运动的成果之一。1927年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格洛倡议,1928年8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15个国家在巴黎签订的国际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格洛条约》。规定:废除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公约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宣布放弃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互不侵犯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各国都作了保留,可以拥有“自卫权”,从而使公约成为一纸空文。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② 生产相对过剩与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③ 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国际上滞销的农产品,初期产品增多,④ 地产与股票投机的狂热(美国),⑤ 欧洲各国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性

后果:① 工农业生产锐减,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增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会秩序混乱②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③ 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④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⑤ 打破了战后建立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 ⑥ 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分化和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① 整顿财政金融:1933.3颁布了《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恢复银行的信誉。② 调整工业生产:1933.6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调整雇主和工人的关系,规定雇主有组织起来集体谈判雇佣合同的权利。③ 限制农业生产:1933.5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局”,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④ 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难民,1933.3国会通过了《社会救济条例》,吸纳失业者,大规模实施“以共代赈”。⑤ 调整劳资关系,实施社会保险,1935.7﹑8月先后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

《社会保障法》。

影响:①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推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调整了生产关系,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 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 美国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增大,战后的历届政府和总统继承了这笔宝贵财富 ④ 新政中实施的福利政策,使美国走上了福利化国家的道路。但是,新政未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因而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的主要内容:为了缓和危机,通畅国际贸易通道,巩固美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① 发出对苏友好的信号,1933.11美苏两国正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款问题,宗教问题达成了谅解。

② 1934.6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降低了长期以来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以此来缓和美国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③ 对拉美提出了“睦邻政策”。废除侵犯古巴主权的宪法修正案,取消干涉墨西哥内政的条约,撤回驻海底和尼加拉瓜的美军,扩大对拉美国家的最惠顾待遇,为美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中立政策,1935.8通过《中立法案》,对交战国实施武器禁运,1940.3通过《租借法案》,彻底改变中立政策,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实质性援助。

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

德国:

啤酒馆暴动:鲁尔危机期间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党魁希特勒发动的一次未遂政变。鲁尔危机期间,德国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经济陷于混乱。希特勒认为夺权的时刻已经来到,1923年11月8日晚,趁巴伐利亚邦长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集会的时机,率冲锋队员冲进会场,胁迫巴伐利亚领导人发动暴动,企图推翻政府。由于纳粹党此时力量薄弱,又未取得大资产阶级和保守派的支持,政变很快被平定,希特勒被德国当局投入监狱。希特勒在狱中服刑9个月,并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

《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希特勒为了取得更大的权力,加紧扩军备战,1933年3月23日,威胁国会通过了《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即《授权法》。该法授予希特勒以为期四年的独裁权力,在此期间政府无需国会和参议院的同意就有权颁布法律。此后,国会名存实亡,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

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6月,英德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额的45%,德国要建立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先通知英国政府。《英德海军协定》为德国扩充海军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英国同德国共同签订该条约,增强了德国毁约扩军的可能性。

水晶之夜:在希特勒种族主义谬论的指导下,德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反犹排犹暴行。禁止德国人经商,任国家机关人员,教授和军人,限制犹太人从事自由职业。1938年11月9日纳粹分子假借犹太人枪杀德国驻法公使事件掀起了大规模的排犹活动,烧毁犹太教堂,捣毁橱窗,满街的玻璃碎片在灯光的映照下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被称为“水晶之夜”事件。

纳粹党上台的原因:① 从历史上看,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 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的严厉惩罚,激化了德国国内的狭隘民族沙文主义意识和复仇主义情绪 ③ 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德国趋于崩溃的边缘,魏玛共和国丧失其存在的基础 ④ 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蛊惑人心的宣传下,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1932年,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⑤ 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

意大利:

《钢铁盟约》:1939年5月德意两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该条约规定:① 缔约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 ② 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面将给予陆海空军军事支援 ③ 一旦参与了战争,任何一国都不能单独停战或媾和 ④ 成立常设委员会以加强相互协调。这个同盟是进攻性质的,它明确规定了双方应承担的军事义务,以推翻现存国际体系,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

日本:

东方会议:为了研究国际局势和对外政策,特别是研究制定对华政策,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确立了日本分离满蒙,称霸远东的方针,明确指出,日本对满蒙特别是东三省应与中国其他地区区别对待,凡是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益有侵害之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防卫”而采取断然措施。正是这一纲领所确认的对华方针,导致了“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

国策基准:1936.8.7 广田内阁召开五相会议(首外陆海藏五相),制定了国策基准,确立了扩大侵略的方针。文件指出“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要求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在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海军军备应以对付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为目标。这是南北并进和侵华的方针,是日本称霸亚太地区,进行扩军备战的纲领性文件。

北一辉:日本极端法西斯分子,1919写了一本《国家改造法案原理大纲》的小册子,后来改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它被日本法西斯奉为经典。在书中,北一辉狂热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包括资产阶级的民主,叫嚣侵略有理,认为中国﹑印度等均应在日本的保护之下,要求根除阶级斗争和罢工运动,为了实现这些纲领,他要求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后经济政策的变化,影响和启示:

⑴ 变化和影响:①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 ,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控制了经济命脉。

② 接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在内战结束后,其消极影响日增,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路径。

③ 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④ 1925年,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又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到1937年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存在严重比例失调。

⑵ 启示: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稳步,高速发展。

2019年历史学考研必备资料大全(2019年历史学考研会员招募中)


原文链接:http://015098350.com/65298.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6 20:45:15  回复
20年代美国经济在总统柯立芝执政时期(1923-1929)出现了高持续的增长和繁荣,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主要原因是柯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6 21:34:29  回复
法,商法,刑法三大法典 ② 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废除封建的什一税 ③ 在思想文化方面:扩大世俗教育,实行文字改革 ④ 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兰教的各种成规陋习。美国:美国进步运动:1900-1917年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进步运动是以中产阶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7 04:14:18  回复
月13日,帝制派军人占领了柏林政府区,并拥立东普鲁士地方官卡普为总理,德国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叛乱头子得不到支持,纷纷外逃,3月11日暴动失败,表明国防军已成为国中之国,是站在反动保守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6 22:23:30  回复
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③ 主张经济正义,经济平等和经济自主的经济思想 ④ 发展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主张宗教团体法和爱国主义的平等社会思想。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制造的屠杀事件。1919年4月,英国殖民当局在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